
(1) [fraction]∶用一个式子被另一式子除表示出的商
(2) [mark;grade]∶评定成绩或胜负时所记的分儿的数字
(3) [honor]∶中等或高等学校授予优秀生的学分、学衔或奖励
(1).规定人数,分任职务。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孙子·势篇》:“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李贽 注:“分,谓偏裨卒伍之分;数,谓十百千万之数各有统制,而大将总其纲领。”《淮南子·本经训》:“计人多少众寡,使有分数。筑城掘池,设机械险阻以为备。”《晋书·孝友传·庾衮》:“分数既明,号令不二。”
(2).指区分部署。《晋书·傅玄传》:“农以丰其食,工以足其器,商贾以通其货。故虽天下之大,兆庶之众,无有游手。分数之法,周备如此。”
(3).数量;程度。 唐 元稹 《中书省议赋税及铸钱等状》:“臣等约计天下百姓有铜器用度者,分数无多,散纳诸使,斤两盖寡。” 宋 王安中 《清平乐·和晁倅》词:“花时微雨,未减春分数。”
(4).指比例。 宋 苏辙 《乞废忻州马城池盐状》:“其盐夹硝,味苦,人不愿买。故自四五年来作分数抑卖与舖户。”
(5).评定成绩或胜负时所记分的数目。 甘铁生 《“现代派”茶馆》:“我们考,凭分数,凭本事。”
(6).数学名词。表示是一个单位的几分之几的数。
(1).法度;规范。《三国志·魏志·刘劭传》:“文学之士嘉其推步详密,法理之士明其分数精比。”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接识》:“法制之人,以分数为度,故能识较方直之量,而不贵变化之术。”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它如 管輅 之卜, 华佗 之医……莫不皆然,后人失其分数,思议不及,遂加傅会,以为神授。”
(2).犹天命,天数。 明 徐渭 《又启诸南明侍郎》:“伏念 渭 小人,立身无状,堕囚有年,等诸分数,爱6*欲其生不胜恶欲其死之多。”《醒世姻缘传》第二八回:“谁知这人生在世,原来不止於一饮一啄都有前定,就是烧一根柴,使一碗水,也都有一定的分数。”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分数汉语 快速查询。
分数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型词汇,其核心概念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一、数学概念定义 分数在数学中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写作$frac{a}{b}$形式,其中$a$为分子,$b$为分母。该定义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被明确记载为"用一个式子表示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后的部分值"【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九章算术》的"方田章"最早系统阐述分数运算规则,提出"实如法而一"的分数定义原则【来源:中国古代数学典籍《九章算术》】。
二、社会应用范畴
三、语言学演变特征 《汉语大词典》记录该词从古代"分取爵位"的本义,经宋代数学著作的术语转化,至明清时期衍生出考核评比的现代语义。清代《说文解字注》特别强调"分而数之,故曰分数"的构词逻辑【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分数”是一个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以下是主要解释:
分数是表示整体一部分的数,形式为$frac{a}{b}$(或a/b),其中:
示例:$frac{3}{4}$表示将整体分成4等份,取其中3份。
考试或竞赛中的得分
如“他的数学分数是95分”,表示成绩或评价结果。
比例或程度描述
如“成功概率只有五分之一”,用分数$frac{1}{5}$量化可能性。
音乐术语
如4/4拍表示每小节有4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分母为何不能为0?
分母为0时,表示将整体分成0份,逻辑上无意义,数学中定义为“未定义”。
分数与小数关系?
所有分数均可转换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如$frac{1}{4}=0.25$,$frac{1}{3}=0.overline{3}$。
拜发暴躁如雷表用布指蚩蚩吃荤饭憧扰愁瘁酢器东省二鲍帆腹防检犯威冯阑告实构怨归究归真贿通忽剌获得夹介疆隅徼灵棘猴给回窘辱疾损鐍围鞠戚刻急六出祁山李仙露版炉算子蟒玉内嬖内丁内家拳辗翻欧洲联盟条约谸谸侨松清风子青林客去食存信扫灭删除沈致树稚四胑损之又损图囊诬辞香蕊衔欢笑骂从汝夏衍行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