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发烛的意思、发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发烛的解释

古代类似火柴的引火物。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发烛》:“ 杭 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鎔硫黄涂木片顶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焠儿。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平妖传》第三一回:“那妇人去篮儿内取出一片硫磺发烛,就在火上焠着,去泥蜡烛上从头点着。”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发烛”是古代一种引火工具,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一、基本含义

“发烛”指中国古代类似火柴的引火物,通常由松木片制成,顶端涂有硫黄,通过摩擦或接触火源引燃。其名称中的“发”意为引火,“烛”则与照明功能相关。

二、历史与制作

  1. 材质与工艺: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杭州人将松木削成薄片,涂硫黄于顶端,称为“发烛”或“焠儿”。
  2. 使用方法:需配合火石、火绒等工具,通过撞击产生火星点燃发烛,再用于引火或替代灯烛。

三、文献记载

四、延伸含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补充了比喻义,形容“人或事物极其光亮、才华出众”,但此用法未见于古代文献,可能是现代引申义。

五、总结

“发烛”本质是古代引火工具,宋元时期广泛使用,后随火柴普及逐渐消失。其名称和工艺体现了古人对便捷取火技术的探索。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南村辍耕录》《平妖传》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发烛(fā zhú)一词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光亮显露。下面将分别介绍其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 发烛的拆分部首为“发”和“烛”,其中“发”的部首为“又”,笔画为5;“烛”的部首为“火”,笔画为9。 来源: “发烛”这个词的来源可追溯到古代节日中点燃蜡烛、灯笼等用以增添喜庆氛围的习俗。在此习俗中,人们会点亮蜡烛,使整个场景充满光明和温暖。 繁体: “发烛”这个词的繁体字为「髮燭」。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人们写“发烛”时,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汉字写法。例如,“发”字可以写作「髮」,而“烛”字可以写作「燭」。 例句: 1. 他在黑暗中点燃了一支蜡烛,瞬间整个房间被发烛的光芒照亮。 2.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会在庭院里放一盏发烛的灯笼,给整个家庭带来温馨的氛围。 组词: 发亮、发光、发光体 近义词: 照明、照亮、光芒 反义词: 黑暗、昏暗、无光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