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削去树皮,在白色树干上写的字。《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庞涓 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仍钻火烛之。”
(2).禀告;陈述。 唐 道宣 《续高僧传·释经三·慧净》:“略申片意,谨此白书。”
“白书”在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以下两种释义:
一、指素色书册或未经装饰的简牍
此义项源于古代文书载体形态。《汉语大词典》解释“白书”为“削去树皮后在白色木简上书写的文字”,常见于先秦文献记录形式。例如《战国策》中“怀白书追燕军”即指携带素简传递军情。
二、现代引申为内容空白的手册
《现代汉语分类大词典》收录其当代用法,表示“未填写文字的本册”,如“会议白书”“实验白书”等固定搭配,强调记录载体的初始状态。该词在公文、科研领域使用频率较高。
“白书”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两个主要含义,其解释和用法如下:
削去树皮,在白色树干上写字
禀告、陈述
“白书”的核心含义聚焦于古代书写方式和正式陈述行为。若需进一步了解《史记》或《续高僧传》中的具体典故,可查阅相关古籍原文或权威注解。
挨挤暗星云白鹿原耙路机蚕命钗梳禅房雕人搤杀翻席付托绀碧鲠怅公裳宫厨咕容豪侠尚义衡道黄荆蕙损兰摧贱内井槛忼慷两属零坠盲目茫无涯腻糊盘秤评模摤老清悄侵乱衾幄全义溶斗软监如蹈汤火三尺令撒腻滞僧夏剡纸石脊实谱石染十翼失状束股索瑟陶乐吐駡驼蹄鷄威弧喔促乌头白无为自化絃歌襄王梦谐稳斜玉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