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皋佩的意思、汉皋佩的详细解释
汉皋佩的解释
即 汉皋 珠。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心摇 汉皋 佩,泪堕 峴亭 碑。” 宋 石孝友 《玉楼春》词:“ 汉皋 珮失诚相误, 楚峡 云归无觅处。”参见“ 汉皋珠 ”。
词语分解
- 汉的解释 汉 (漢) à 天河:银汉。云汉。气冲霄汉。 成年男人:汉子。老汉。 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汉人(a.汉族人;b.指汉代的人)。 中国朝代名:汉代。汉隶(a.汉代的隶书。b.具有东汉碑刻风格的隶书
专业解析
“汉皋佩”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典故性词汇,其含义与结构可解析如下:
一、词义解析
- 汉皋:指“汉水之滨”(“皋”意为水边高地)。特指传说中事件发生的地点,即今湖北省襄阳市汉水沿岸。
- 佩:指古人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特指玉佩。在古代文化中,玉佩常作为信物或定情之物。
二、典故出处与核心含义
“汉皋佩”典出汉代刘向《列仙传·江妃二女》:
郑交甫常游汉江,见二女,皆丽服华装,佩两明珠,大如鸡卵。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下请其佩,二女解佩以与交甫。交甫受而怀之,即趋而去。行数十步,视怀空无珠,二女忽不见。
这个故事记载了郑交甫在汉皋台下遇见两位神女(江妃之女,一说汉水女神),心生爱慕并向她们索要玉佩。神女解下玉佩赠予他,但交甫离开数十步后,发现怀中玉佩消失,神女也踪影全无。
因此,“汉皋佩”的核心含义是指:
- 神女所赠之玉佩:字面指神话中汉水女神赠予郑交甫的玉佩。
- 虚幻不实、不可得的馈赠或情缘:因玉佩得而复失,故事本身即隐喻美好事物(尤指爱情或仙缘)的虚幻与难以把握。常用来象征转瞬即逝的机遇、空欢喜一场或可望而不可即的情愫。
三、引申义与文学象征
在历代文学作品中,“汉皋佩”及其变体(如“汉皋解佩”、“汉浦遗佩”)被广泛引用,主要象征:
- 仙凡遇合或男女邂逅之情:如唐代李商隐《拟意》诗:“解佩无遗迹,凌波有旧游。”暗用此典。
- 失落的爱情或未果的情缘:强调其得而复失的特性,如宋代辛弃疾《沁园春》:“解佩凌波,人不见,漫说芷珠宫阙。”
- 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怅惘:超越男女之情,泛指一切美好却短暂、难以把握的事物。此典故亦被《太平御览》卷八百二《服用部四·佩》等类书收录,成为文化常识。
四、现代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汉皋佩”主要用于文学创作、学术研究或特定文化语境中,作为典故引用,以典雅的方式表达“得而复失的珍贵之物”或“虚幻难求的情缘”之意。其使用场景相对书面化和专业化。
参考资料来源:
- 刘向. 《列仙传·江妃二女》. 见于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提供原始文献依据)
- 李昉 等. 《太平御览·卷八百二·服用部四·佩》. 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版。 (提供典故流传与类书收录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
“汉皋佩”是一个源自古代传说的文学意象,其含义与“汉皋珠”相通,常被用于诗词中表达情感或寄托寓意。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义来源
- 典故背景:据《列仙传》记载,周代郑交甫在汉皋台下遇两位神女,神女解下玉佩相赠,后玉佩化为白鹤飞走。这一传说成为“汉皋佩”的源头,象征转瞬即逝的美好或失落的信物。
- 字面含义:“汉皋”指汉水畔的高地(今湖北襄阳一带),“佩”即玉佩,合指汉皋神女所赠之佩。
2.文学引用
- 唐代诗词:白居易在《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中写道“心摇汉皋佩,泪堕岘亭碑”,以“汉皋佩”暗喻对友人的思念与怅惘。
- 宋代词作:石孝友《玉楼春》中“汉皋珮失诚相误,楚峡云归无觅处”,借玉佩遗失隐喻情感错失,与“巫山云雨”典故呼应,强化了遗憾之情。
3.象征意义
- 爱情信物:常代指男女定情之物,如神女赠佩的浪漫传说。
- 美好易逝:因玉佩化鹤的结局,多用于表达美好事物难以久留或心愿落空的哀婉,如诗词中的离别、失意场景。
4.相关延伸
- “汉皋珠”同义:部分文献将“汉皋佩”与“汉皋珠”混用,均指向同一典故。
- 文化影响:该意象在古典文学中成为固定符号,常见于咏史、怀人题材,体现文人借古抒怀的创作传统。
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细节,可查阅《列仙传》或唐代以降的诗词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班宣抱腰绿缠陷淳深翠粒悼息大失人望打业钱帝闲断面图对副放世方外十友癈疾甘露浆干政黑心肠恒宪话不虚传怀德交款军国康救刻臂口号凉堂枥骥路费緑萼梅梅花坞没头官司蒙魌妙管男同志拟用匹夫小谅平议嵌空铅桶顷者虬嬒齐箫确立渠搜三语善风山坑生三深语霜野黍秫堂戏炭库贪虐逃窜土盎退翁外路人枉尺直寻暇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