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随便施与恩惠。《庄子·让王》:“然岂可以贪爵禄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 清 曾国藩 《答刘孟容书》:“不知其分而妄施焉,过乎仁,其流为 墨 ;过乎义,其流为 杨 。”
(2).犹乱加。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不可妄施人子,况储君乎?”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紫薇》:“人能以待紫薇者,待一切草木;待一切草木者,待禽兽与人,则斩伐不敢妄施,而有疾痛相关之义矣。” 郭沫若 《青年哟,人类的春天》:“克服自己的暴力,不以妄施于人。”
“妄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析:
随便施与恩惠
指不加区分或过度地给予他人恩惠,可能出于轻率或缺乏原则。例如《庄子·让王》中提到“妄施之名”,强调君主不应因贪图利益而随意封赏。清代曾国藩也批评“妄施”会导致思想偏颇(如墨家、杨朱学派)。
胡乱施加
指对事物或行为缺乏合理依据的滥用。例如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到“不可妄施人子”,清代李渔则以修剪紫薇花为例,说明不可随意破坏自然规律。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案例(如《庄子》《颜氏家训》),可参考、3、8等来源的详细引文。
《妄施》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形容个人或集体的行为轻率、盲目,缺乏理性和谨慎。它表示对事情的不理智、不负责任的行为。
妄(wàng)的部首是女,总笔画数是7。
施(shī)的部首是方,总笔画数是5。
《妄施》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论语·子罕第三》中的一句话:“小人不知天命而矜其谋。妄施乎!”这里的“妄施”描述了小人莽撞行为的特点。
《妄施》的繁体字为「妄施」。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妄」的古字体有「亾」和「放」两种写法。而「施」的古字体中有「又」和「寸」两种写法。
1.他妄施承诺,没有兑现他说过的话。
2.公司领导的妄施政策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3.在这个项目中,任何妄施的决策都必须经过仔细的讨论和分析。
妄动、妄言、妄想、妄自尊大
莽撞、鲁莽、冒失、胡乱
谨慎、理性、谨言慎行、谨慎行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