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璚楼”。形容华美的建筑物。诗文中有时指仙宫中的楼台。 南朝 梁 陆倕 《天光寺碑》:“珉陛凌虚,琼楼鬱起,可使 龙城 愧饰, 雁塔 慙珍。”一本作“ 琼篱 ”。 唐 皮日休 《腊后送内大德从勗游天台》诗:“梦入琼楼寒有月,行过石树冻无烟。” 明 张昱 《中秋望月》诗:“月里分明见九州,浮云西北是璚楼。” 清 龚自珍 《天仙子》词:“天仙偶厌住琼楼,乞得人间一度游。”
“琼楼”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琼楼”原指传说中月宫或仙界的楼台,后引申为形容华美精致的建筑物。其词源可拆解为:
神话与诗意的象征
在诗文中,“琼楼”多代指仙境楼阁,如南朝陆倕《天光寺碑》中“琼楼鬱起”描绘寺庙的华美如仙宫。唐代皮日休诗句“梦入琼楼寒有月”则借其营造缥缈的月宫意境。
现实建筑的比喻
明清时期,该词逐渐用于形容人间精美建筑,如明代张昱“浮云西北是璚楼”以琼楼代指帝都楼阁。
部分文献提到“琼楼”可借指月亮或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此用法多见于文学引申,非核心释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具体诗文用例,可参考《天光寺碑》《腊后送内大德从勗游天台》等文献来源。
《琼楼》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华美而高大的宫殿或楼阁。它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富丽堂皇、华丽的建筑。
琼楼的部首是玉(王),拆分后的笔画是11画。其中,“玉”是部首所在的位置。
《琼楼》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南朝梁·刘慧剧《琼楼凤》中,用来描述宫殿的华丽壮观。
繁体字的“琼楼”为「瓊樓」。
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古时候的「琼楼」可以写成「瓊樓」或「瓊樓」。
1. 在诗中描绘的琼楼美景让人陶醉其中。
2. 她盯着镜中的自己,仿佛站在琼楼之巅,世界尽收眼底。
琼楼阁、楼阁琼楼、楼台亭阁琼楼、演武琼楼。
华楼、玉楼、金阙。
破楼、破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