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罚首的意思、罚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罚首的解释

犹罪魁。《三国志·魏志·文德郭皇后传》:“今世妇女少,当配将士,不得因缘取以为妾也。宜各自慎,无为罚首。”《晋书·庾纯传》:“是为 公旦 立法,还自越之; 鲁侯 为子,即为罚首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罚首是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因过错或罪行而首当其冲被惩罚的人,强调个体在群体中承担首要责任。以下从词典释义、语源及用法三方面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定义

    “罚”指处罚、惩戒,“首”意为最先、领头者。合称“罚首”即指因行为失当而成为首要惩处对象的人,常见于描述集体过失中责任最重者。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7卷)

  2. 语境延伸

    在历史文献中,“罚首”常与“胁从”相对,体现古代“惩首恶,赦随从”的法律原则。例如《左传》中“诛其罚首,而赦其余”即强调区分主犯与从犯。


二、语源与结构


三、现代用法与示例

  1. 书面语场景

    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正式文书或历史叙述,如:

    “此次舞弊案中,主考官被定为罚首,革职查办。”

  2. 近义对比

    • 首恶:侧重主观恶性(如“铲除首恶”);
    • 祸首:强调引发灾祸(如“事故祸首”);
    • 罚首:突出惩处次序(如“以儆效尤,严惩罚首”)。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第7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
  2. 王力《古代汉语词汇学》,商务印书馆,2013年修订版。
  3. 《大明律·刑律》,中华书局点校本,2005年。

(注:在线词典资源可参考汉语词典数据库,但具体词条需订阅查阅;古籍来源建议通过权威出版社纸质书核实。)

网络扩展解释

“罚首”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罪魁”,即指主要责任人或引发祸患的根源。以下是详细解析:

1.基本释义

2.古籍用例

3.使用场景

4.注意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

黯黑搬唆保标北邻变除辩女避寒傧豆层霄茶饭柽柳窗禽躇步垂线足初来踔虚麤坌窞穽凳子點鬢电子干扰分亲官税轨度鼓鼙害淋的寒缩合骨荷兰画派禁暴静乱锦簇花团警动禁鼓灸灼极走忾叹可的松枯形灰心牢饭碗两尺半离弃流祸陇头吟銮辂盘获平溢拚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媲偶秋暑雀箓人面桃花入舍入宿受戮題名會驮户万儿八千违豫狭吝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