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行的意思、颁行的详细解释
颁行的解释
[publish a decree (law) for enforcement] 公布实行
又经过实际天象的校验,《大明历》才得以正式颁行。——《祖冲之》
详细解释
公布施行。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王命颁行,分路齐进。”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三·戒石铭》:“至 宋太宗 删繁择取‘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一十六字颁行天下。”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奉旨鐫石,留太学,以墨刻颁行天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六节:“新书订定后,由朝廷颁行全国。”
词语分解
- 颁的解释 颁 (頒) ā 发下:颁发。颁布。颁赏。颁示。颁行。 古同“班”、“斑”,头发花白。 笔画数:; 部首:页; 笔顺编号:
- 行的解释 行 í 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出外时用的:行装。行箧。行李。 流通,传递:行销。风行一时。 从事:进行。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
网络扩展解释
“颁行”是一个动词,指官方正式公布并施行某项政策、法律、制度或文件,强调从发布到执行的完整过程。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
公布与实施
指权威机构(如政府、立法部门)将制定的法规、政策等向公众公开,并开始生效和执行。例如:
历史上《大明历》经过校验后“正式颁行”;《宋史》记载历法“颁行”需经朝廷诏令。
-
公文用语
常见于正式文件,如“公安机关负责居民身份证的颁行和管理”,体现行政或法律的强制性。
用法与特点
- 词性结构:并列式动词(颁+行),侧重从颁布到落实的连续性。
- 适用对象:多用于法律、政令、历法等需广泛遵守的规范,如“颁行新税制”“颁行管理条例”。
- 近义词:颁布、施行、发布(区别在于“颁行”更强调实施环节)。
历史与现代用例
- 古代:历法、典章制度的推行,如宋代《成天历》经朝廷审核后颁行。
- 现代:政策法规的执行,如身份证制度、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颁行。
英文对应
译为“issue for enforcement”(发布并强制执行),体现其权威性。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历史文献或公文写作指南中的相关例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颁行(bān xíng)是一个常见的中文词汇。下面是关于它的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颁行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部首是“页”字旁,右边部首是“行”字旁。它的总笔画数为12。
来源:颁行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在古时候,颁行的写法常常用“頒行”这样的繁体字形来表示。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时候写这个词时,用的是类似繁体字形的写法,“頒行”。
例句:他在盛大的仪式上颁行奖杯。
组词:颁行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起来形成新的词语,例如:颁行令、颁行法令等。
近义词:授予、颁授、授之以、颁发。
反义词:收回、撤销、废止。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其他问题,请随时问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