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序的意思、守序的详细解释
守序的解释
遵循正常的位次。《逸周书·祭公》:“呜呼!天子三公,监于 夏 商 之既败,丕则无遗后难,至于万亿年,守序终之。” 孔晁 注:“守其序而终也。”
词语分解
- 守的解释 守 ǒ 保持,卫护:守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守御。守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守节。守恒。守望相助。墨守成规。 看管:看守。守护。 在一个地方不动:守株待兔。留守。 遵照:遵守。守法。守
- 序的解释 序 ù 次第:顺序。秩序。次序。工序。程序。序数。 排列次第:序次。序列。 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之前的:序言。序跋。序曲。序幕。序论。 古代指送别赠言的文字。 指季节:四序。 古代地方办的学校:庠序。
专业解析
“守序”是一个现代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以从构成它的单字“守”和“序”的本义及引申义来理解,并在现代语境中有明确的使用范畴。
-
字义分解:
- 守 (shǒu): 本义指官吏的职责、职守(《说文解字》:守官也)。核心引申义为保持、护卫、遵循、不违背。如“守护”、“遵守”、“保守”、“守信”。
- 序 (xù): 本义指东西墙(《说文解字》:东西墙也)。核心引申义为次第、顺序、秩序、规矩。如“次序”、“秩序”、“程序”、“序列”。
-
合成词义:
将“守”与“序”结合,“守序”即指遵守秩序、遵循规则、维护次第。它强调个体或群体行为符合既定的社会规范、法律条文、道德准则或某种公认的条理和安排,不扰乱既有的和谐与稳定状态。
-
现代含义与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守序”主要用来描述:
- 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 指公民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公共道德和社会公约,维护社会正常运行。例如:“守序公民”、“维护社会守序”。
- 遵循规则和程序: 指在特定活动、组织或系统中,按照既定的规则、流程或章程行事。例如:“游戏玩家应守序”、“会议发言要守序”。
- 维持稳定与和谐: 指行为不破坏现有的平衡、条理或安宁状态。例如:“守序中立”(一种政治或哲学立场)。
- 道德与伦理层面: 常与“善良”、“邪恶”、“混乱”等词相对,尤其在哲学、伦理学或角色扮演游戏语境中,指一种重视规则、法律、传统和组织的价值取向或行为模式。
-
核心内涵:
“守序”的核心在于对规则、秩序、结构的尊重、遵循和维护。它体现的是一种自律性、规范性和对社会契约的认同。
-
同义词辨析:
- 守序 vs 守法: “守法”更狭义,特指遵守法律;“守序”范围更广,包含法律、道德、习俗、组织规则等各种形式的秩序。
- 守序 vs 规矩: “规矩”可作名词(规则)或形容词(行为端正);“守序”是动词性短语,强调“遵守”秩序这一行为本身。
- 守序 vs 有序: “有序”是形容词,描述事物有秩序的状态;“守序”是行为,是达到“有序”状态的手段或表现。
“守序”意指遵守和维护秩序、规则与次第。它要求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法律要求、道德准则或特定情境下的既定安排,以保障稳定、和谐与正常运行。其核心价值在于对规则和结构的尊重与遵循。
网络扩展解释
“守序”是一个多语境词汇,具体含义需结合使用场景分析,主要分为以下两类解释:
一、传统文献中的含义
源于《逸周书·祭公》,指遵循正常的位次或社会等级秩序。孔晁注释为“守其序而终也”,强调维护既定的规则与结构。例如古代天子三公需遵循夏商制度,确保权力传承有序。
二、现代引申含义
-
社会伦理层面
指遵守法律、道德规范,如“遵纪守法”“维护公共秩序”。例如“以理服人,以德守信”等表述,体现对社会规则的主动维护。
-
游戏文化中的阵营设定
在《龙与地下城》等游戏中,“守序”属于九大阵营之一,核心特质包括:
- 正向特质:荣誉感、可靠、服从权威;
- 负面特质:封闭、墨守成规;
- 行为逻辑:认为只有秩序才能构建信任与协作的理想社会。
三、典型用法示例
- 古籍用例:“守序终之”(《逸周书》);
- 现代造句:“守序善良者赈危济困,殒身不恤”。
两种解释均强调对规则的遵循,但传统用法侧重等级制度,现代用法更泛化为广义的社会规范。
别人正在浏览...
安妥暴发家昌云超格朝理雠夷淳浇楚痛次对官跢跦单口快板丹纶得地低眉下首妒女津访贤風清负地矜才符劾扶倾济弱公葬挂口孤絶咕隆过中不食烘腾腾灰灭婚冠获刈箕斗寄远局躬骒马阆伉流徽露筋祠罗睺颟顸棉花庄绵延起伏泥中之对槃操赔价篇牍砌红堆緑情祷染风习俗三牧森霄上旬神规沈晖寿诗熟研田窦佻达枉挠问疾械槛淅冽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