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封己的意思、封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封己的解释

厚己。《国语·晋语八》:“引党以封己,利己而忘君,别也。” 韦昭 注:“封,厚也。”《文选·李康<运命论>》:“希圣备体而未之至,封己养高,势动人主。” 张铣 注:“未至圣道,但为厚己,养其高名,能以权势动於时君也。” 唐 杜甫 《种莴苣》诗:“贤良虽得禄,守道不封己。” 清 钱谦益 《左布政王公墓碑》:“生平无先人之心,无封己之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封己(fēng jǐ)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古典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固守自身利益,局限于一己之私”。该词最早见于晋代左思《魏都赋》:“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牵牛主关梁,织女主瓜果,皆封己守位,不相摄领。”此处以星宿为喻,形容固守本位、缺乏协作的状态。

从语义结构分析,“封”取义封闭、限制,“己”指代自身,组合后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划定界限”的引申义。根据《汉语大词典》收录,封己在古籍中常与“守位”“自专”等词连用,例如《南齐书·王融传》批评“封己之私”,形容官僚阶层固守私利的行为。该词在《古代汉语词典》中被归入“贬义性行为描述”类目,强调对集体或社会利益的损害。

从历史语用看,封己多用于以下三种语境:

  1. 政治批评:如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评述唐代藩镇“封己拒命”,指责地方割据势力;
  2. 道德评判:明代王阳明《传习录》用“封己之蔽”比喻认知局限;
  3. 哲学思辨:清代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以“封己而外物”讨论主客体关系。

近现代语言实践中,该词常见于学术著作对传统思想的阐释,如钱钟书《管锥编》引用《周易》“艮卦”注解时,将“艮其背”与“封己”作互文解读。当代《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其标注为“书面语”,建议在现代行文中可用“自私自利”“固步自封”等短语替代。

词义演变方面,自汉代《说文解字》释“封”为“爵诸侯之土”的本义,到魏晋时期衍生出“封闭”义项,为“封己”概念的形成奠定语义基础。清代段玉裁注《说文》时特别指出:“凡云封闭者,皆引申之义。”这为理解该词的抽象化过程提供了训诂学依据。

来源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封己”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厚己”,即注重自身利益或自我增益。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古籍引用与语境

3.现代解释差异

4.使用场景

“封己”本义为厚待自身,引申为利己主义,需结合古典文献理解其贬义色彩。若涉及现代用法,建议优先参考权威辞书或古籍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百鍊金半夜三更标枺避乘骢捕快痴云腻雨愁扰雏儿词人存札当捐顿舛恶茶白赖風泵丰雨服日服玩庚癸宫奇构造山馆第广州泉故驿汗栗好比后合宦情夹钳九坎聚光灯峻烈口龂立说礼体流德黎彦卤灶鸣弦目睭鸟窜逆鸧曝献侨人杞妇扇舞渗杂石筵太皞胎息摊徵同心莲秃发推口亡去逶随五采无遮大会下苦孝性洗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