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杜莱公的意思、杜莱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杜莱公的解释

指 唐太宗 时名臣 杜如晦 。因其封 莱国公 ,故称。 唐 刘禹锡 《辩迹论》:“若 杜莱公 者,在相位日浅,将史失其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杜莱公,是唐代名臣杜如晦的封爵称号,其含义需从姓氏、封爵名号及历史背景三方面解析:

一、词素释义

  1. 杜:姓氏,源于上古斟杜氏,后以国为姓。《说文解字》载:“杜,甘棠也”,本为树木名,后作姓氏专用。
  2. 莱:指“莱国公”,为古代爵位名。据《唐六典》,唐代国公属从一品爵,位列“开国郡公”之上,是宗室及功臣的最高封号之一。《逸周书·谥法解》释“莱”为“勤政安民”之意,常用于褒奖重臣。
  3. 公:古代五等爵(公、侯、伯、子、男)之首,引申为对尊贵者的敬称。《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二、历史专指 “杜莱公”特指杜如晦(585—630年),唐太宗朝宰相:

三、文化引申 后世文献中,“杜莱公”成为贤相的象征符号:

权威参考来源

  1. 刘昫等,《旧唐书·杜如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欧阳修等,《新唐书·杜如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3. 王溥,《唐会要·谥法》,上海古籍出版社。
  4.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中华书局。
  5.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网络扩展解释

“杜莱公”是唐代历史人物的称号,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词义

指唐太宗时期的名臣杜如晦,因其受封为莱国公,故被后人尊称为“杜莱公”。

二、历史背景

  1. 人物身份:杜如晦是唐初著名政治家,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与房玄龄并称“房谋杜断”,是贞观之治的核心成员。
  2. 封号由来:唐太宗即位后,因杜如晦辅佐有功,封其为莱国公(封地在今山东莱州一带),爵位名与姓氏结合形成“杜莱公”这一尊称。

三、文献佐证

唐代刘禹锡在《辩迹论》中提及:“若杜莱公者,在相位日浅,将史失其传”,侧面印证了这一称号的唐代起源。

四、现代应用

现代词典、文学网站多将其作为历史专有名词收录,主要用于唐代历史文献解读或古典文学研究领域。

别人正在浏览...

奥枢抱直把翫沧浪天肠荒腹热丛庞大曲点火冬舂米堆堵祋殳嘟哝沸卉風流藴藉富乐高企膏芗古里古怪罕毕洪帮虹桥板胡孑搅断搅搅金奔巴瓶积涨块煤浪狗纍纍乐句鳞杂流谦龙髯攀泣罗口履约蔓生昧宠梅福池绵视冥间明验母系乾折雀离烧指深厉诗话时菊酸泪擡高田头头寸外班万叶蓊菶我咱无圹鲜毛销沮小题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