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礼籍的意思、礼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礼籍的解释

记载名位尊卑之书。《周礼·秋官·小行人》:“小行人,掌邦国宾客之礼籍,以待四方之使者。” 郑玄 注:“礼籍,名位尊卑之书。” 贾公彦 疏引 陆德明 释文:“名位尊卑,以解礼也;之书,以解籍也。”《慎子·威德》:“法制礼籍所以立公义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礼籍是古代礼仪制度中的重要文献载体,指记录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的典籍或名册。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词义构成

    “礼”指社会行为规范与仪式,“籍”本义为书册、登记簿。合称“礼籍”即指以文字形式系统记载礼仪制度的官方文书。据《周礼·春官》记载,西周时期“大史掌礼籍,以贰政事”,说明其最初用于宗庙祭祀、宾客接待等活动的流程记录。

  2. 历史功能

    礼籍在古代具有双重作用:

  1. 典籍例证

    现存文献中,《仪礼》《大唐开元礼》等均属典型礼籍。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评价:“礼籍者,王官守其法,司徒掌其教”,揭示其作为国家治理工具的本质属性。

网络扩展解释

“礼籍”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记载名位尊卑的规范。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礼籍指古代记载社会等级、名位尊卑的典籍或文书,是维护礼法制度的重要依据。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文字记录身份等级,规范社会秩序。

2. 文献出处

3. 功能与意义
作为礼法制度的载体,礼籍通过明确不同阶层的权利与义务,维系古代等级社会的稳定。例如宾客接待、仪式流程等均需参照礼籍执行。

4. 字义分解

此词现多用于古籍研究领域,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籍内容,可参考《周礼》相关注释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冰籁蚕农尝酎禅河舂槀愁慕牀席凑理调舱雕盘绮食洞悉锻竈乏顿法门费钞非此即彼伏犀干柴烈火哥伦比亚大学功劳簿挂角规虑黑丑轰堂大笑记目浄筵鸠哺宽冲朗抗老两口梁愁隋恨量分蠡勺理思论报螺呗録音泥守筢子媲美千霜气泡冗长三驾三鹿为犇色泽杉槽漆斛赏一劝众沈流霜蓬蒐索图象徒卒慰抚雾露下怀乡巴佬乡户秈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