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旷日持久。《商君书·君臣》:“瞋目扼腕而语勇者得,垂衣裳而谈説者得,迟日旷久积劳私门者得。”
“迟日旷久”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hí rì kuàng jiǔ,意为“荒废时日,拖延很久”,与“旷日持久”同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因拖延或低效导致时间被长期耗费,强调时间浪费的负面结果。
例句:这项政策因争议迟日旷久,最终未能落实。
出处
源自《商君书·君臣》:“瞋目扼腕而语勇者得,垂衣裳而谈说者得,迟日旷久积劳私门者得。”,原文批评因空谈和拖延导致权力被私门把持的现象。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商君书》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国学大师等)。
《迟日旷久》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白天时间很长,而一天过得很快。形容时间流逝得很快。
《迟日旷久》这个成语由三个汉字组成。
《迟日旷久》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周南·桃夭》一诗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迟违多时,那予与靡室家。”意思是时间过得很快,如同桃花盛开之时一样。在古代,人们借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时间的流逝。
在繁体字中,“迟”、“日”和“旷”分别为「遲」、「日」和「曠」。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迟日旷久》这个成语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为:
1. 忙碌的工作让他感叹时光过得太快,迟日旷久。
2. 在与好友聚会的时光里,迟日旷久,不舍离去。
迟到、旷工、迟疑、时光旷野。
近义词: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反义词:时光荏苒、一刹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