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鼎铛耳的意思、鼎铛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鼎铛耳的解释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一:“御史中丞 雷德驤 劾奏 普 强占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之曰:‘鼎鐺尚有耳,汝不闻 赵普 吾之社稷臣乎?’”后以“鼎鐺耳”为责人有耳不闻的典实。 清 赵翼 《大柳驿相传为赵韩王授徒处》诗:“眷深不讳瓜子金,权重咸知鼎鐺耳。”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鼎铛耳”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词语,其含义需结合文献记载和演变分析:

一、基本释义

该词出自宋代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一,记载宋太祖赵匡胤斥责御史中丞雷德骧时所言:“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字面意为“鼎和铛都有耳朵”,引申为指责人有耳却不听、不察实情,后成为批评人“充耳不闻”的典故。

二、相关延伸

  1. 与“鼎铛有耳”的区别
    另一成语“鼎铛有耳”(出自司马光《涑水记闻》)指重要事件或人物影响深远,应广为人知。二者同源但表意角度不同:前者强调“有耳不闻”,后者强调“有耳应闻”。

  2. “铛”的读音与含义
    “铛”在此读作chēng,指古代三足炊具(类似锅),与鼎同为重要礼器。部分误读可能与现代词汇“铃铛”(dāng)混淆有关。

三、使用示例

清代赵翼诗句“权重咸知鼎铛耳”,即借典故暗喻权臣专横、无视谏言的情形。现代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评论中,强调对失察行为的批评。


注:网络上有将“鼎铛耳”曲解为“华而不实”的说法(如),但此释义缺乏权威文献支撑,建议以《汉典》《涑水记闻》等古籍记载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二

《鼎铛耳》的意思及来源 《鼎铛耳》是一个中文词语,其意思是鼎的耳部上方有铛铛作响的样子。由于它由汉字组成,我们可以进一步拆分它的部首和笔画来了解它的构成。 部首和笔画 《鼎铛耳》的部首是“金”字旁,表示与金属相关的意思。它的左边部分是“钅”(金字旁)和“鼎”字,右边是“耳”字,表示与耳相关的意思。 来源和古时候汉字写法 《鼎铛耳》是一个成语,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器物鼎。鼎是古代的青铜器,用来煮食物的容器,有三只腿和两个耳朵。当鼎里的食物沸腾时,耳朵部分会发出铛铛的声音,因此形成了“鼎铛耳”这个成语。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鼎铛耳”使用传统的繁体字来表达,其中“鼎”字的写法和现代的简化字相同,但是“耳”字的写法稍微有所不同。 例句 以下是使用《鼎铛耳》这个成语的例句: 1. 当她的名字被宣布时,会议室里顿时鼎铛耳,掌声雷动。 2. 整个市场都在鼎铛耳,人们争相购买新品。 3. 这家餐厅的招牌菜烹饪过程鼎铛耳,让顾客食欲大增。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以下是与《鼎铛耳》相关的一些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鼎立、鼎盛、鼎足之势 近义词:震耳欲聋、喧闹、嘈杂 反义词:静寂、寂静、安静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