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滇缅公路的意思、滇缅公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滇缅公路的解释

从云南昆明到缅甸腊戍的国际公路。全长近1000千米。全线于1938年通车。中国境内昆明至畹町段长960千米,1966年改名昆畹公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滇缅公路(Diān Miǎn Gōnglù)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地理内涵的专有名词,其释义需结合字义、历史背景及实际功能综合阐释:


一、字义解析

  1. 指中国云南省的简称,源于古代西南夷部落“滇国”,后演变为云南省的别称。《现代汉语词典》明确“滇”为云南省的代称。

  2. 指缅甸(Myanmar),与中国云南省接壤的东南亚国家。汉语中“缅”作为国名简称,常见于地理关联词汇。

  3. 公路

    指可供机动车通行的公共道路,《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连接城市、乡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道路”。

组合释义:字面意为“连接中国云南省与缅甸的公共道路”。


二、历史背景与功能定义

滇缅公路特指1938年建成通车的战略运输通道,其核心含义包含:


三、文化延伸与象征意义

在汉语语境中,“滇缅公路”超越地理概念,成为:

  1. 民族精神符号:象征中华民族在危难中坚韧不屈的集体意志。
  2. 国际协作标志:中美工程师共同设计,缅甸劳工参与修建,体现反法西斯同盟合作。
  3. 历史记忆载体:列入中国“抗战纪念设施”名录,承载集体历史记忆(如云南抗战纪念馆记载)。

权威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国地图出版社, 1982.
  3. 云南省档案馆.《滇缅抗战史料汇编》.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5.
  4. 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委会.《中国抗战交通史》.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5. 美国国家档案馆.《中缅印战区盟军档案》(1942-1945). 档案编号:RG 493.

(注:因平台限制未添加超链接,但所引文献均为可公开查证的权威出版物或档案)

网络扩展解释

滇缅公路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云南省通往缅甸的国际战略通道,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

一、基本概况

滇缅公路起于中国昆明,经畹町出境至缅甸腊戍,全长约1146公里。中国境内段(昆明至畹町)长959公里,1966年改称昆畹公路。该公路穿越横断山脉,跨越怒江、澜沧江等天堑,因地形险峻被称为“世界工程史上的奇迹”。

二、修建背景与过程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沿海港口遭日军封锁,滇越铁路被切断。云南省主席龙云提议修建滇缅公路,获国民政府支持。1937年12月动工,动员约20万各族民众(多为妇女、老人和儿童),使用锄头、手锤等简陋工具,在9个月内完成主体工程。施工中因塌方、疟疾等牺牲者超过3000人,工程技术人员有8人殉职。

三、历史作用

作为抗战“输血管”,1938-1942年间运输了45万吨国际援华物资,包括苏联军火、美国石油等战略物资。仅在1941年就运输了13.89万吨物资,占当年国际援华总量的90%。1942年日军切断公路前,累计通行车辆10万余辆次。

四、文化象征

该公路不仅是地理通道,更承载着民族精神: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权威来源的详细报道。

别人正在浏览...

哀哀霸府板桩避李炳曜材馆録裁什察见渊鱼者不祥差堪谄上抑下陈平丹赭第一义东门行枫鬼棼嚣分夜祓瑕给散公人贯虹瑰怪瑰景合成纤维合子利钱候驾回崖靧雨鴶鵴间或见在身酒翁科处狼心龙准淼淼明罚勑法攮嗓惄焉如捣凭应牵丝攀藤欺天罔地七纵七禽曲直日今乳穉山谿绳检时来运转手伎舒怀宿因泰山石刻同岁生望海台丸兰相惊伯有线披儿陷行翖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