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霸府的意思、霸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霸府的解释

(1).指 晋 、 南北朝 和 五代 时势力强大,终成王业的藩王或藩臣的府署。《晋书·孔愉丁潭等传论》:“咸以篠簜之材,邀缔构之运,策名霸府,骋足高衢。”《梁书·臧盾传》:“ 高祖 平京邑,霸府建,引为驃骑刑狱参军。”《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上》:“重念 太祖皇帝 ,尝开霸府,有事四方。”

(2).借指藩王或藩臣。《北齐书·崔季舒传》:“虽迹在 魏 朝,而心归霸府,密谋大计,皆得预闻。”参见“ 开府 ”。

(3).指 日本 明治 维新前实际掌握政权的藩臣。 章炳麟 《訄书前录·客帝匡谬》:“而二千年之以帝王自号者,特犹 周 之 桓 文 , 日本 之霸府也。” 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衅始篇》:“十月,其霸府 德川庆喜 归政。”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霸府”是一个历史术语,在不同语境中有多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指晋朝、南北朝及五代十国时期势力强大的藩王或权臣建立的府署。这些府署实际掌握军政大权,最终可能取代原有政权。例如:

二、扩展含义

  1. 借指权臣或藩王本身
    如《北齐书》描述崔季舒“虽迹在魏朝,而心归霸府”,指其效忠于实际掌权的藩王高欢。
  2. 日本历史中的特殊用法
    特指明治维新前实际掌握政权的藩臣势力,例如江户时代的德川幕府。

三、历史背景

霸府的形成多因中央政权衰落,地方或权臣通过军事、政治手段积累实力。例如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萧衍在称帝前即以“霸府”名义掌控朝政。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代中国及日本的历史用例,主要参考高权威来源的释义和文献记载。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可查阅《晋书》《北齐书》等史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霸府(bà fǔ)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意思是“统治的府邸”或“权势所在的地方”。下面将分别介绍霸府的部首和笔画数目、来源、繁体字、古时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部首和笔画:霸字的部首是雨(雨字旁),表示与雨有关,同时也是一个常见的部首。府字的部首是广(广字旁),代表与广场或建筑物有关,也是常见的部首。霸字总共有15个笔画,府字有8个笔画。 来源:霸字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其意思是指一个人或团体强行统治的地方。而府字则表示一个政府机构或官员的住所。 繁体字:霸府的繁体字是霸府(bà fǔ),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写法:在古代,霸字的写法有些变化。旧时“霸”字的上方常常带有一个“百”字的形状,表示霸者统治百姓。府字的古代写法与现在基本相同。 例句:1. 这座宏伟的建筑是霸府的所在地。 2. 他通过利用权势,强行霸府,压迫普通民众。 组词:霸权、府衙、府邸等。 近义词:统治、掌权、管辖等。 反义词:平民、被统治、服从等。 希望以上简要解释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