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人的意思、德意志人的详细解释
德意志人的解释
德国的主体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美、欧等国。约8415万人(1985年)。讲德意志语。多信*********新教,南部和莱茵地区的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工业,部分务农。
词语分解
- 德意的解释 布施恩德的心意。《周礼·秋官·掌交》:“道王之德意志虑,使咸知王之好恶。” 宋 岳飞 《奏招曹成不服乞进兵札子》:“比年羣盗竞作,朝廷务广德意,多命招安。” 宋 陈亮 《义乌县减酒额记》:“是固所
- 志人的解释 指守志隐逸之士。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凡所谓志人者,不必在乎禄位,不必须乎勛伐也。” 唐 于鹄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志人爱幽深,一住五十年。”
网络扩展解释
“德意志人”是德国的主体民族,其内涵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定义与分布
德意志人(Germans/Deutsche)是以日耳曼部落为基础形成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德国,另有约700万人口分布于美国、奥地利、瑞士、加拿大等国家。截至20世纪80年代统计,全球德意志人约8415万。
二、历史起源
其民族形成经历了漫长过程:
- 日耳曼部落融合:公元前2世纪起,撒克逊人、法兰克人、巴伐利亚人等日耳曼部落在莱茵河与易北河之间定居,经数百年融合形成共同民族意识。
- 语言标识溯源:古德语"Teutsch"(意为"人民")最早于8世纪出现,成为民族称谓来源,与"德意志国家"概念逆向发展。
- 统一进程:19世纪后半叶完成民族统一,但至今仍保留巴伐利亚人、萨克森人等地方文化差异。
三、语言与宗教
- 语言:使用德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分高地德语(标准书面语)和低地德语,方言差异显著,文字采用拉丁字母及哥特体。
- 宗教:约65%信仰基督新教(路德宗为主),南部及莱茵地区约30%信仰天主教。
四、文化特征
- 精神象征:汉语语境中常借指"坚韧不拔"的品质,源于其历史统一过程的曲折性。
- 思想传统:18-19世纪涌现歌德、席勒、尼采等思想家,被誉为"诗人与思想家的民族"。
- 体质特征:多属欧罗巴人种北欧型(金发碧眼、身材高大)和阿尔卑斯型。
五、经济与社会
传统以工业为主,农业人口占比较小。二战后成为欧洲经济核心,其工业技术享誉全球,与民族严谨务实的文化特质密切相关。
(完整历史演变及人口数据可参考、5、8的原始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德意志人(Deutsch)这个词是指来自德意志的人,也可以用来泛指说德语的人。下面是关于德意志人这个词的一些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德意志人的拆分部首是“彳”,总共有13个笔画。
来源: 德意志人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9世纪的德国历史文献中。它起源于拉丁语中的“Teutonicus”,意思是“日耳曼人”,后来演变为“Deutsch”。
繁体:在繁体字中,德意志人被写作“德意志人”。
古时候汉字写法:德意志人在古代汉字中的写法可能因时代和文化背景而有所差异。然而,从历史资料来看,“德意志人”常以“独”、“夷”和“裔”等字义确定其含义。
例句:他是一位德意志人,他说德语非常流利。
组词:德意志联邦*********、德意志理念、德意志文化等。
近义词:德国人
反义词: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