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石头城的意思、石头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石头城的解释

古城名。又名 石首城 。故址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清凉山 。本 楚 金陵城 , 汉 建安 十七年 孙权 重筑改名。城负山面 江 ,南临 秦淮河 口,当交通要冲, 六朝 时为 建康 军事重镇。 唐 以后,城废。《文选·谢灵运<初发石首城>诗》 李善 注引 伏韬 《北征记》:“ 石头城 , 建康 西界临 江 城也,是曰京师。” 宋 岳珂 《桯史·石城堡寨》:“六朝建国 江 左, 臺城 为天闕,復筑 石头城 于右,宿师以守,盖如古人连营之制。” 明 高启 《送谢恭》诗:“帆过 京口渡 ,砧响 石头城 。”《红楼梦》第二回:“去岁我到 金陵 时,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 石头城 。” 鲁迅 《无题》诗之一:“六代綺罗成旧梦, 石头城 上月如钩。”亦省作“ 石头 ”、“ 石城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建安 十六年, 权 徙治 秣陵 ,明年城 石头 。”《晋书·王恽传》:“既而 王濬 破 石头 ,降 孙皓 ,威名益振。”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逃难》:“报 长江 锁开,报 长江 锁开, 石头 将坏;高官贱卖没人买。” 柳亚子 《题太平天囯战史》诗:“旗翻光復照 神州 ,虎踞龙蟠拥 石头 。”《文选·左思<吴都赋>》:“戎车盈於 石城 。” 刘良 注:“ 石城 ,石头坞也。在 建业 西,临 江 。” 唐 杨炯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 石城 俯天闕, 钟阜 对 江 津。” 清 周亮工 《步韵酌龚半千》:“我傍 秦淮 住,君家亦 石城 。” 吕志伊 《读史感赋》:“降旛纵出 石城 隈,霸气西南尚未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石头城是汉语词汇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历史地理名词,其核心释义可从以下四个维度解析:

一、词典定义 《汉语大词典》将石头城解释为"古城名,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来源:《汉语大词典》第7册)。该词条明确指出其作为六朝时期军事要塞的基本属性,强调其"因山为城,临江守险"的地理特征。

二、历史沿革

  1. 始建沿革:初为战国楚威王金陵邑(公元前333年),东吴孙权于公元212年改筑为石头城。《建康实录》载其"周七里一百步,依山筑城,因江为池",成为长江防线重要节点。
  2. 建制变迁:历经东晋、南朝扩建,至唐代仍为金陵城制高点,宋代逐渐废弃,现存遗址为明代城墙基础(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三、文化意象

  1. 文学象征: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确立其历史沧桑的文学意象(来源:《全唐诗》卷365)。
  2. 地理代称:自《三国志》始,历代文献常以石头城代指南京城,《元和郡县图志》载"吴理丹阳,筑城江渚,谓之石头城"(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

四、地理特征 现存遗址保留典型丹霞地貌特征,城墙基岩为白垩纪红色砂砾岩,海拔62.8米,周长约3000米(来源:国家文物局《南京城墙保护规划》)。清凉山段城墙遗址于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石头城”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石头城是南京的古称之一,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西麓,曾是三国时期孙权在汉建安十七年(212年)重筑并命名的军事要塞。因其依山势而建,以天然峭壁为城墙,故得名“石头城”,素有“石城虎踞”之称。

二、历史沿革

  1. 起源:最早为战国时期楚国的金陵城,东汉末年被孙权扩建为军事堡垒。
  2. 六朝地位:作为东吴、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的都城,是六朝时期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3. 唐代废弃:至唐朝时逐渐荒废,但仍是文人怀古的重要意象,如刘禹锡《石头城》一诗描绘了其萧瑟景象。

三、地理与战略价值

四、现代意义

现为南京市著名历史遗址,主要遗迹集中于清凉山一带,被开发为石城公园,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南京也因此被称为“石头城”,成为城市文化符号之一。

如需了解刘禹锡《石头城》全诗解析,可参考中的文学赏析。

别人正在浏览...

不可枚举昌朝成坏崇班崇极窜亡丹垩手鼎鬲丁胥断港绝潢飞遁离俗風勸风雪夜归人奋争共主琯朗龟鹤遐寿国城酣适和衣花糕挢然骄愚锦地近卫基址絶交书连污廪费六弦琴黎装密靖逆覩牛哀泥滓拍案叫絶判读抛声调嗓千态万状穷边七十二钻扰躟三不欺散才三人误大事,六耳不通谋臊声僧腊晒台善事声玩十阿父石弦俗襟坦诚涂歌邑诵哇俚相对销金帐遐异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