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圭的意思、锡圭的详细解释
锡圭的解释
见“ 锡珪 ”。
词语分解
- 锡的解释 锡 (錫) ī 一种金属元素,银白色,质软,富延展性:焊锡。锡矿。锡石。锡纸。锡箔。 赏赐:锡命。锡赉。 姓。 笔画数:; 部首:钅; 笔顺编号:
- 圭的解释 圭 ī 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上圆(或剑头形)下方:圭角(僶 )(圭的棱角,喻锋芒)。 古代测日影的器具:圭表(a.测日影的器具;b.标准)。圭臬(指标准、法度,如“奉为圭圭”)。
专业解析
“锡圭”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与古代礼制、分封制度密切相关。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典籍的详细解释:
一、本义:天子赐予诸侯圭玉
“锡圭”的核心含义指帝王将圭玉赐予诸侯,作为分封土地、授予权力的象征性信物。
- “锡”:通“赐”,意为赐予、赏赐。《说文解字》释“锡”:“银铅之间也。从金易声。”但在古文中常假借为“赐”字使用。
- “圭”:古代重要的玉制礼器,上尖下方,形制因等级而异。《说文解字》释“圭”:“瑞玉也,上圜下方…以封诸侯。”圭是代表身份、权力和信用的凭证。
- 组合义:因此,“锡圭”字面即“赐予圭玉”,特指天子在分封诸侯时举行的隆重仪式,将圭玉授予受封者,象征其统治的合法性和对天子的臣服义务。《礼记·王制》载:“诸侯…赐圭瓒然后为鬯。”体现了圭在分封礼仪中的核心地位。
二、引申义:分封、任命
由于“锡圭”是分封的核心环节,该词常引申指代整个分封过程或对重要职位的任命。
- 如《周礼·春官·典瑞》详述了不同等级圭的形制及用途(如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这些圭正是通过“锡圭”仪式授予不同爵位的诸侯。
- 后世文献中,“锡圭”有时也用于比喻君王对臣子的重大任命或恩宠。
三、文化意义:王权与礼制的象征
“锡圭”深刻体现了古代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宗法分封思想和礼制文化:
- 王权象征:天子掌握赐圭之权,是至高无上王权的体现。
- 等级秩序:所赐圭的种类(如桓圭、信圭)严格对应诸侯的爵位等级(公、侯、伯),是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的工具。
- 信物与契约:圭作为实物信物,代表了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契约关系——诸侯效忠天子并治理封地,天子承认其统治权并提供保护。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对“锡”通“赐”及“圭”作为瑞玉的释义。 (权威词典释义)
- 《礼记·王制》:记载分封诸侯及赐圭瓒的礼仪制度。 (儒家经典)
- 《周礼·春官·典瑞》:详细记载不同圭的形制、用途及对应的等级。 (古代礼制典籍)
- 《说文解字》(许慎撰):对“锡”、“圭”二字的本义解释。 (文字学经典)
网络扩展解释
“锡圭”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释:
一、基本词义
“锡圭”是“锡珪”的异体写法,指古代帝王赐予诸侯的玉制礼器(圭),作为封爵授土的凭证。例如《梁书·元帝纪》载:“当璧之礼,允属圣明”,这里的“锡圭”象征君权与封赏(来源《汉语大词典》)。
二、字义分解
- 锡:通“赐”,指帝王赏赐。
- 圭:古代玉制礼器,用于祭祀或代表身份地位,也作测日影的仪器。
三、历史用例
南朝梁沈约《刘领军封侯诏》中“宜锡圭裂壤”即指分封土地、授予爵位。《旧唐书》则用“祚土锡圭”描述帝王对臣子的恩赏。
四、现代应用
现代语境中,“锡圭”已非常用词,仅见于古籍研究或特定人名(如古文字学家裘锡圭)。
如需进一步考证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昂然直入白蕖白题边甲测悟斥弃初化葱粲旦月点子地龙镀锌烦城方术士风素负责制甘之如饴更行癸穴庚涡觚椠还转烘影蝴蝶效应晦节江淹梦笔静众进名击折局窄课责拦头嫪连力克履痕马贩子面柔明覈蓬茸起馆骑楼齐心合力诎缨插衽三把刀三分发色采上报诗公师矩霜露水庙酸齑宿祸随意索诃世界所是跳读微分微禽握铅无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