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称“ 款涷 ”。即款冬。《急就篇》卷四:“款东贝母薑狼牙。” 颜师古 注:“款东,即款冬也。亦曰款涷,以其凌寒叩冰而生,故为此名也。生水中,华紫赤色。一名兔奚,亦名颗东。”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凝冰惨慄,而不能凋款东之华。”一本作“ 款冬 ”。参见“ 款冬 ”。
“款东”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所记载,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解释如下:
“款东”是植物“款冬”的别称,亦称“款涷”。其名称来源于生长特性:因在寒冬时节破冰而生,故得名“款冬”(“款”有叩击之意,“冬”指冬季)。
最早见于汉代《急就篇》,唐代颜师古注疏中明确其与款冬的关联,晋代《抱朴子》亦沿用此名。
若需进一步了解款冬的药用价值或文化意象,可参考《本草纲目》等典籍。
款东是一个汉字,它由“欠”和“日”两个部分组成。具体的拆分可以表示为:
款(欠)的拆分部首:缺部+冖部
东(日)的拆分部首:日部
款东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字。“款”表示“债务”,代表一种债务或者借贷关系。“东”表示“东方”,代表东方地区或东方的事物。因此,款东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与东方地区相关的债务或借贷关系。
款东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款東」。这是中文繁体字常见的写法,与简体字的「款东」相对应。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例如,“款”字在古代写作“刊”,而“东”字则写作“東”。这种变化主要由于汉字的演变和书写规范的不同。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借款东方公司的资金,他成功扩展了自己的业务。
2. 我们需要与东亚地区的企业建立款东合作关系。
组词:
款项、款式、借款、贷款、东方、东道主、东海、东风、东北、东西
近义词:
东方债务、东方负债、东方借贷
反义词:
西方债务、西方负债、西方借贷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