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统历的意思、大统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统历的解释

历法名。 明 初 刘基 进《大统历》。 洪武 十七年设观象台于 南京 鸡鸣山 ,令博士 元统 修历,仍以《大统》为名,而积分全袭 元 代《授时》法数,惟去其岁实消长而已。其后因推算日食不准确,治历者纷进新历,要求改制,但 明 朝一直沿用《大统历》。见《明史·历志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大统历是中国明代颁行的官方历法,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基于传统方法编撰的历法。其核心含义与特点如下:

  1. 历法性质与定名

    大统历并非完全独立创制的新历,其主体承袭自元代郭守敬等人编制的《授时历》。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诏令颁行此历,并定名为“大统历”,寓意新朝确立正统、统御天下的历法制度。它标志着明朝在历法领域确立官方权威,是维系社会秩序(如农时、祭祀)和国家正统性的重要工具。

    来源:《明史·历志一》明确记载:“洪武元年,改太史院为司天监,又置回回司天监。诏征元太史院使张佑、回回司天监黑的儿等十四人,议历法。… 乃诏取元《授时历》经,去其岁实消长之说,以洪武元年为历元,仍命大臣董其事,颁行天下,谓之《大统历法通轨》。”

  2. 修订特点与内容

    虽以《授时历》为基础,明代钦天监官员(如元统、李德芳等)对其进行了部分修订和简化。主要调整包括:

    • 废除《授时历》中复杂的“岁实消长”法(即认为回归年长度随时间缓慢变化),改为固定常数计算。
    • 简化了部分计算步骤和表格,编成《大统历法通轨》等实用手册,便于官方推算和民间颁行。
    • 继承了《授时历》的先进成果,如采用365.2425日为一回归年(与现今公历值相同)、使用弧矢割圆术处理黄道和赤道坐标换算、引入类似球面三角法的公式等,精度在当时世界领先。

      来源:陈久金《中国天文学史大系·中国古代历法》指出:“《大统历》基本上就是《授时历》,只是去掉其‘岁实消长’法,并简化了某些计算程序。”

  3. 历史地位与影响

    大统历自洪武元年(1368年)颁行,至明亡(1644年)后南明政权仍沿用,实际使用长达276年,是中国历史上行用时间最长的官方历法之一。其长期使用也暴露了历法推算与实际天象(如日食、月食)逐渐出现偏差的问题,虽经多次局部修正(如成化、嘉靖年间),但核心框架未变。明末徐光启等人主张引入西方天文知识编撰新历,最终在清初被《时宪历》(基于西洋新法)取代,标志着中国传统历法时代的终结。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大统历”词条评价其为“中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历法,也是最后一部传统历法”。

大统历是明代官方颁行的、以元代《授时历》为基础修订而成的国家历法。它通过简化计算程序(如废除岁实消长)、固定常数,继承了前代的先进天文成果,服务于新王朝确立正统和规范社会生活的需要。其长达276年的行用期既体现了实用性,也反映了后期因循守旧导致的精度下降,最终被融合西方天文知识的新历取代,在中国历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网络扩展解释

“大统历”是明代官方颁布并长期使用的历法,其名称源于“承天统运”的政治象征意义,也是中国历史上沿用时间最长的传统历法之一。以下是详细解释:

1.起源与编修

2.历法特点

3.社会与政治影响

4.历史地位

参考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豻侯板扉标牓冰囊不声不响重床叠架鼎脚东庑噩噩龟策寒中豪商核理宦术火筒胡瓶甲邸艰梗骄吝假途解窜解缨矜愎敬田九鼎乩训嫉怨口吟舌言口直心快赉锡蜡烛花恋班离题涖刑闾肆棉籽迷离扑朔麋衔潜身远迹前猷倾想青崖晴雨表羣憸三个世界杀场生死搏斗市勺守军双缠鼠腹鸡肠田家子体裁同归殊涂委政魏徵下苦鲜秾西邻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