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东夷的意思、东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东夷的解释

(1).古代对我国中原以东各族的统称。《礼记·曲礼下》:“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东夷献其乐器, 肃慎 贡其楛矢。”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司空出东夷,童稚刷劲翮。”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序说:“ 河北 、 山西 的北部是所谓北狄, 陕西 的大部分是所谓西戎, 黄河 的下游是所谓东夷。”

(2).指 三国 吴 。《文选·曹植<王仲宣诔>》:“嗟彼 东夷 ,凭 江 阻湖,骚扰边境,劳我师徒。” 李善 注:“ 东夷 ,谓 吴 。”

(3).特指 清 朝统治者。 清 顾炎武 《羌胡引》:“东夷跳梁歷三世,四十五年称伪帝。”

(4).旧指我国东方 日本 、 朝鲜 等国家。 明 陆深 《春雨堂随笔》:“今世所用摺叠扇,亦名聚头扇,吾乡 张东海 先生以为贡於东夷…… 东坡 谓 高丽 白松扇,展之广尺餘,合之止两指许,正今摺扇,盖自 北宋 已有之。 倭 人亦製为泥金面、乌竹骨充贡。出自东夷果然。”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倭缎》:“凡倭缎製起东夷, 漳 泉 海滨效法为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东夷”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其含义随时代演变而扩展,需结合不同时期的语境理解:

一、核心含义

  1. 中原以东的族群统称
    先秦时期,中原王朝(黄河中下游)将东方部族统称为“东夷”,与“南蛮、西戎、北狄”并列。商周时期主要指山东及周边地区的部落,如莱夷、淮夷等,考古学上对应后李文化至岳石文化的先民。

  2. 地理范围
    主要涵盖今山东省中南部、河南东部、江苏北部及辽东半岛等地。东夷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均属其遗存。


二、历史演变中的扩展含义

  1. 三国时期的“吴”
    曹植《王仲宣诔》以“东夷”指代孙吴政权,因其位于中原以东且与曹魏对峙。

  2. 清代对满族的贬称
    明末清初,部分汉人文献用“东夷”暗指清朝统治者,带有政治贬义。

  3. 近代对日、朝等国的泛称
    明清以后,“东夷”逐渐泛指中国以东的日本、朝鲜等国家。


三、文化融合与争议

如需进一步了解东夷考古文化或具体文献记载,可参考《礼记》《三国志》及大汶口文化相关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东夷》的意思

《东夷》是一个汉字词语,指古代中国东部一些原始部族的总称。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东夷》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一”和“夂”,总共有5个笔画。

来源

《东夷》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中,用于描述古代东部边境的部族。在古代中国,东方以太阳升起的方向为“东”,因此称这些居住在东部的原始部族为《东夷》。

繁体

《东夷》的繁体字为「東夷」。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对《东夷》的书写方式有所变化,但基本形态保持一致,如「東夷」、「東夷」等。

例句

1. 古代的《尚书·洪范》中记载了对东夷的描述。

2. 东夷的民族文化有着独特魅力。

组词

东夷族、东夷地区、东夷文化、东夷国家等。

近义词

东翼、东方部族等。

反义词

西戎、南蛮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