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掌击节的意思、抚掌击节的详细解释
抚掌击节的解释
抚掌:拍手;击节:打拍子。拍手为乐曲打拍子。也用来表示非常赞赏。
词语分解
- 抚掌的解释 .拍手。多表示高兴、得意。《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用 荀攸 计”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无名氏《曹瞒传》:“公闻 攸 来,跣出迎之,抚掌笑曰:‘ 子远 ,卿来,吾事济矣!’” 北周 庾信 《
- 击节的解释 .谓出使。节,符节,使者的凭证。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八》:“古之君子,遇有为之时,不能默然而止,击节驱驰,有事四方者,盖为斯也。”《宋书·庾登之传》:“ 义熙 十二年, 高祖 北伐, 登之
网络扩展解释
“抚掌击节”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释义
- 抚掌:拍手。
- 击节:打拍子。
- 整体解释:
①为乐曲打拍子:指用手掌击打节奏,配合音乐韵律。
②表示赞赏:通过拍手动作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物的高度赞扬。
出处与典故
- 源自《晋书·谢尚传》:东晋名士谢尚在王导府中即兴起舞,王导令在座宾客“抚掌击节”以配合他的表演,后引申为赞赏之意。
- 另一例见于《魏略》,记载王朗对曹操的回应:“承旨之日,抚掌击节”。
用法与语境
- 语法功能:通常作谓语,描述动作或情感表达。
- 适用场景:
① 文艺表演中配合音乐节奏;
② 对才华、言论等表示由衷赞叹。
近义词
补充说明
该成语兼具“参与艺术活动”和“表达情感”的双重内涵,多用于书面或正式场合,现代口语中使用较少。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抚掌击节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含有愉悦和赞美的意思。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构成和来源。
拆分部首和笔画:
- 抚:左右结构,左边部首是手,右边是斧。总共有8画。
- 掌:上下结构,上部是手,下部是广。总共有12画。
- 击:左右结构,左边部首是手,右边是击。总共有7画。
- 节:上下结构,上部是艹,下部是灬。总共有8画。
来源:
抚掌击节这个词源自古代汉族社会的一种习俗活动。人们在愉快的时刻会用手掌打击节拍,以表达喜悦和赞美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也逐渐被引申为形容快乐和鼓舞的心情。
繁体:
在繁体字中,抚掌击节的写法与简体字基本相同,没有明显的区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略有差异。对于抚掌击节这个词,可能存在一些变体写法,但基本的意思和用法依然相同。
例句:
1. 看到孩子在舞台上表演,我忍不住抚掌击节来表示赞赏。
2. 这场演唱会太精彩了,观众们纷纷抚掌击节,沉浸在音乐中。
组词:
抚掌、击节
近义词:
拍手、鼓掌、喝彩
反义词:
沉默、不屑一顾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你的要求。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