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屣相迎”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出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东汉名士蔡邕听闻才子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来访,匆忙间倒穿鞋子出门迎接,并感叹:“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
后常用“倒屣迎宾”“伯喈倒屣”等同义表述。
这一成语不仅展现古人重礼好客的传统,还隐含“识才爱才”的价值导向。蔡邕身为名士却对年轻才俊谦逊以待,成为后世推崇的典范。
《倒屣相迎》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在对方来临时主动迎接,并表示谦逊和尊敬。
拆分部首和笔画:
倒(亻+到,共7画)屣(山+乍+尸,共9画)相(木+目,共9画)迎(辶+仌,共7画)
来源:
《倒屣相迎》的意思源于古代,起初是指人们在拜访贵宾时,将鞋子倒着穿着,以表示谦逊和尊敬。后来逐渐演化为一种形容拜访时恭敬的举动,不再局限于倒着穿鞋的动作。
繁体:
《倒屣相迎》的繁体字是「倒躑相迎」。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倒屣相迎》的写法为「倒躑相迎」。
例句:
他在公司昇任后,对每个下属都倒屣相迎。
组词:
倒塌、相互、相片、迎接、迎宾
近义词:
倾心致敬、卑身谦逊
反义词:
骄纵自大、傲慢无礼
备论变风便民房避谷避责台布缨蚕禾乘鸾女称谈侈然赐爵珰竖等边三角形地牢丁帘洞虚顿瞌睡迩陜分截服小概览冈陇鲠朴幻灯片皇僚华序互反家鹿江垠矫上矜率进退中度克爱克威老苏绿色冒涉马中关五幕道跑马场嫳屑情核请旌上奉声章盛旨蛇鱓誓念傞俄踏牀板踏花踏浪韬弓天容提起讬名宛委贤豆消弃西都淅另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