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等俸禄。《墨子·号令》:“其疾鬭却敌於术,敌下终不能復上,疾鬭者队二人,赐上奉。” 孙诒让 间诂引 毕沅 曰:“《玉篇》云:‘俸,房用切,俸禄也。’此作奉,古字。”《史记·日者列传》:“才贤不为,是不忠也;才不贤而託官位,利上奉,妨贤者处,是窃位也。”
“上奉”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详细解析:
一、核心词义
二、语义演变
2.古代用法
作为名词使用时特指官吏优渥的俸禄体系,如毕沅在《墨子》注中强调"奉"为"俸"的古字用法()。
三、文化内涵
该词浓缩了中国古代职官制度与伦理观念,既反映等级制度中的物质待遇差异,又暗含对德才配位的社会期许。其现代语义扩展体现了语言在时代变迁中的适应性。
建议查阅《汉典》《查字典》等权威辞书()获取更详尽的古籍引证,注意区分古今用法的语境差异。
《上奉》是一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辞职或退休后受聘于原来的单位或领导,继续担任原来的职务的情况。它源自于古代礼仪,表示向高位的尊长献上敬意。
《上奉》包含两个汉字,分别是「上」和「奉」。
「上」的部首是「一」,它是一个上字旁。它的笔画数为3画。
「奉」的部首是「女」,它是一个奴字旁。它的笔画数为8画。
《上奉》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礼仪中,表示向上级献上敬意及忠诚。
《上奉》的繁体字为「上奉」。
在古时候,「上奉」这个成语的汉字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保持为「上奉」。
他退休后又被上级上奉,请继续担任原来的职务。
尽管已经辞职,他依然觉得责无旁贷,上奉对方的请求。
升职上奉、迎接上奉、恩师上奉
反顾自慰、婉拒
下降任而、冷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