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冒涉的意思、冒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冒涉的解释

谓不顾艰险而跋涉。《后汉书·东平献王苍传》:“帝以 苍 冒涉寒露,遣謁者赐貂裘。” 唐 韩愈 《送灵师》诗:“ 灵师 不掛怀,冒涉道转延。”《宋史·外国传四·交趾》:“﹝ 丁承正 等﹞由 海口 入大海,冒涉风涛,颇歷危险。”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二》:“﹝ 葛洪 ﹞寻书问义,不远数千里,崎嶇冒涉,期於必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冒涉,汉语复合动词,由“冒”与“涉”两个语素构成。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冒”字包含“不顾危险或恶劣环境”的义项,“涉”字则有“经历、跋涉”的释义。两字组合后,“冒涉”特指不避艰险地跋涉或经历危险境地,常见于描述古代行军、外交使节远行等场景。

该词在《汉语大词典》中被释为“冒险涉历”,强调主体在明知存在艰难险阻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前行。例如《后汉书·马援传》记载“援谓官属曰:吾在浪泊、西里间,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仰视飞鸢跕跕堕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这段描述正体现了将士们冒涉瘴疠之地的历史用例。

现代汉语中,“冒涉”多用于书面语境,常见于历史文献解读与文学创作领域。其近义词包括“跋涉”“历险”等,但语义侧重不同:“跋涉”强调行程艰辛,“历险”突出危险经历,而“冒涉”则兼具主观冒险意志与客观环境恶劣的双重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

“冒涉”是一个汉语词汇,指“不顾艰险而跋涉”,常用于描述克服困难、冒险前行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出处及文献引用

  1. 《后汉书》:记载“帝以苍冒涉寒露”,描述东平献王刘苍在寒冷中坚持行动()。
  2. 唐代韩愈《送灵师》:“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表达对友人冒险远行的钦佩()。
  3. 宋代苏辙诗句:“冒涉彼何人,勇决生虑微”,体现对冒险者的复杂心理描写()。

用法总结

该词在现代使用较少,但通过古籍和诗词可了解其文化内涵。如需更多文献例句,可参考《后汉书》或唐宋诗词集(、)。

别人正在浏览...

闇蔼拜阴寿百嶂抱恨坌起裱画兵旅不点儿补过超忽床头金尽串合吹弹得破春律词门大礼拜打千儿的款铎槊放慵風流座酚油桴京古香寒牖红麒麟讲习渐行教会借春敬授畸尚倦困居士屩爁尾老复丁乱略马兜铃茫然失措帽帬卯时梅花点昧机枚文蒙松雨沤罨清谅秦篝设立生命线桶底脱头庶剠腿子脱水顽犇诬愬杌杌夏甲纤惰香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