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布缨的意思、布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布缨的解释

布制的冠带。古守丧者所服。《仪礼·丧服》:“疏衰裳,齐牡麻絰,冠布缨。” 贾公彦 疏:“案:斩衰冠绳缨……此布缨亦如上绳缨,以一条为武,垂下为缨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布缨是汉语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形、历史礼制两方面解析:

一、词源与字义 "布"指麻、葛等织物,《说文解字》释为"枲织也",强调其编织特性。"缨"在《说文·糸部》中作"冠系也",特指系结冠冕的带子。合称"布缨"即指用粗质布料制成的冠带,区别于贵族所用的丝质缨带,常见于《仪礼·士冠礼》记载的士阶层冠饰。

二、礼制等级象征 周代礼制规定:"天子玉缨,诸侯革缨,大夫缦缨,士布缨"(《周礼·夏官·弁师》),布缨作为士阶层的身份标识,体现了"分等级,明贵贱"的礼法制度。其材质选择遵循"士贱,不嫌与晚周同物"的原则,反映了古代服饰制度的阶级属性。

三、礼仪应用场景 在冠礼仪式中,布缨承担着"固冠体,正容止"的功能,《礼记·内则》载"子事父母,冠緌缨",说明其不仅是成人礼的重要佩饰,更是孝道礼仪的物质载体。考古发现印证,商周时期布缨多配用于缁布冠,形制为两条下垂带饰。

网络扩展解释

“布缨”是古代丧服中的一种布制冠带,主要用于守丧场合。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布缨指用布料制成的冠带,是古代丧礼中守丧者佩戴的服饰部件,见于《仪礼·丧服》记载。其结构是用一条布带固定发髻(称为“武”),剩余部分垂下作为装饰缨带。

  2. 使用场景
    属于“疏衰裳”丧服制度的一部分,与斩衰(最重丧服)的“绳缨”相区别,用于较轻的丧服等级。贾公彦在《仪礼》注疏中说明,布缨的形制与绳缨类似,仅材质不同。

  3. 延伸含义
    部分词典提到该词可比喻“通过装饰显示身份”或“掩饰真实面貌”,但此属引申义,核心含义仍与丧礼相关。

补充说明:古代丧服制度复杂,布缨的形制、使用规范需结合具体礼制文献分析。如需完整考据,可查阅《仪礼》原文及历代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白哗哗白皎皎白炉子长歌当哭长休饭成汤诚勇赤鯶公船东踔行吊勉彫疎丁卯堵口访册俸帖腹实格斩贵王贱霸孤寂古艳寒饿鹤植吼声黄金分割火芝狡性劫恐急脉缓灸旌旆军拏考庙可答癞皮狗来生拉脚廉絜立元泯灭磨衲挠弱暖烟仆妇起炕顷听虬蟠宂怯赏庆食焄首善之区述旧诉牒投报徒附晚接位貌无产阶级享觐象舞窙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