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备论的意思、备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备论的解释

(1).详细叙列。 晋 杜预 《春秋左氏传序》:“其有疑错,则备论而闕之,以俟后贤。”

(2).详细论述。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此又奇怪惚恍,不可备论者也。” 唐 司马贞 《三皇本纪》:“但古书亡矣,不可备论,岂得谓无帝王耶?” 宋 陈亮 《酌古论三·诸葛孔明下》:“吾愤 孔明 之不幸,故备论之,使世以成败论人物者其少戒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备论”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详细叙列
    指对事物或观点进行详尽罗列、系统梳理。例如晋代杜预在《春秋左氏传序》中提到“其有疑错,则备论而阙之”,意为遇到存疑或错漏之处,需详细分析并暂留待考。

  2. 详细论述
    强调对某一主题的深入探讨。如唐代司马贞在《三皇本纪》中写道“不可备论,岂得谓无帝王耶?”,表明因文献缺失无法全面论证,但不可因此否定史实。

二、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学术或正式文本中,常见于古籍注释、历史考据等语境,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叙列”还是“论述”。例如宋代陈亮《酌古论》中“故备论之”即指通过详细分析表达观点。

三、注意点

部分资料(如)将其解释为“准备辩论”,但此义项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为现代引申或误读,建议以传统释义为主。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备论(bèi lùn)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第一个字“备”是由“复”和“贝”两个部首组成。它有8个笔画。第二个字“论”是由“言”和“木”两个部首组成。它有6个笔画。这个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在繁体字中,“备”和“论”的形状略有不同。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备”和“论”的写法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古代的《说文解字》中,“备”字的写法为“褒贝从主父刖”,而“论”字的写法为“聲素方木”。 下面是一些关于“备论”的例句: 1. 他们进行了备论,以准备一场重要会议。 2. 我需要备论一下这个议题,然后才能给出建议。 3. 我们的备论非常详细,涵盖了各个方面的观点。 一些与“备论”相关的词语包括:准备、讨论、研究等。例如,“备论”可以被替换为“准备”来表达相似的意思。与“备论”相反的词语是无准备、不讨论等。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