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凝碧池的意思、凝碧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凝碧池的解释

唐 禁苑中池名。 唐 天宝 十五载, 安禄山 兵入 长安 ,曾大宴其部下于此处。 唐 王维 《私成口号诵示裴迪》:“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 凝碧池 头奏管弦。” 宋 范公偁 《过庭录》:“ 王履道 同先子避地岭外,甚熟。因见有 颜持约 《王维画嘉陵江山图》,盖 明皇 幸 蜀 过 嘉陵 ,爱其江山,命 吴道子 图於 大同殿 壁, 王维 復画小簇,云:‘江山已暗 大同殿 ,絃管犹喧 凝碧池 。别写 嘉陵 三百里, 右丞 心事与谁知。’盖谓此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凝碧池”是一个具有历史典故和文学意象的词语,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凝碧池”字面意为“凝结碧玉般清澈的水池”,常被引申为形容水质透明、景色清幽的池塘。

二、历史背景

  1. 地理位置:凝碧池是隋唐时期洛阳禁苑(皇家园林)中的一处著名池沼,位于隋西苑(唐代称神都苑)内。
  2. 历史事件:据《明皇杂录》等记载,安禄山攻陷长安后,曾在凝碧池大宴叛军,并强迫被俘的梨园乐工奏乐。乐工雷海清因拒绝演奏、向西恸哭,被安禄山肢解杀害,此事成为唐代忠烈象征。

三、文学引用

唐代诗人王维在《凝碧池》一诗中写道:“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此诗借凝碧池的宴乐场景,暗讽安禄山叛乱,抒发对唐王朝的怀念。

“凝碧池”不仅是唐代洛阳的实体景观,更因历史事件和诗歌传播,成为承载忠烈精神与兴亡感慨的文化符号。

网络扩展解释二

《凝碧池》的意思

《凝碧池》是一个意境深远的词语,它的意思是“池塘中碧色的水面凝结成冰”的意思。它寓意着冬季的寒冷和自然界的魅力。

拆分部首和笔画

《凝碧池》这个词的部首是“冫”和“氵”,部首冫表示冰,而部首氵表示水。它的总笔画数是13个。

来源和繁体

《凝碧池》这个词是由汉字组成的,其中“凝”字的来源于古代汉字,“碧”字则是繁体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在略有不同。例如,《凝碧池》中的“凝”字,在古代写作“凝冰”;“碧”字则写作“璧”,而“池”字则与现代写法保持一致。

例句

1. 冬日寒风吹过,《凝碧池》上的冰雪闪烁着迷人的光辉。

2. 晨曦中,湖面上的植物倒映在《凝碧池》中,宛如一幅水墨画。

组词

凝冰、碧璧、池塘、水面

近义词

冰雪、冰面、碧波、碧绿水

反义词

融化、解冻、泥泞、浑浊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