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册籍的意思、册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册籍的解释

(1).名册。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二折:“我受了你香灯祭祀,与你名下勾抹了该死的册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 英 领事在册籍上一查,没有这个人的名字。”

(2).记事记帐的簿册。 明 陆深 《溪山馀话》:“今东南之田有二则:曰官田,曰民田。然官田未必尽重,而民田未必尽轻,存诸册籍,有此异同。”《水浒传》第一一○回:“那时 胡俊 已是招降了兄弟 胡显 ,将 东川 军民版籍、户口,及钱粮册籍,前来献纳听罪。” 清 方苞 《<吴宥函文稿>序》:“士之声实虽未得备知,而歷试之册籍可稽也,其乡之士大夫可访也。”

(3).泛指书本、书籍。 明 李贽 《复邓石阳》:“或凭册籍以为断案,或依 孔 、 佛 以为 泰山 歟!” 清 吴沃尧 《历史小说总序》:“有此六端,吾将见此册籍之徒存而已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册籍"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装订成册的簿书、文书或登记名目的簿籍,主要用于记录、登录和管理信息。它融合了"册"与"籍"两个字的含义:

  1. "册"的本义与引申:

    • 本义指古代用竹简或木牍编串而成的书籍或文书(《说文解字》:"符命也。諸侯進受於王也。象其札一長一短,中有二編之形。")。其字形本身就象形编简成册。
    • 引申指装订成册的本子、簿子。强调的是装订成卷册的形式。
  2. "籍"的本义与引申:

    • 本义指记录赋税、户口、人事等信息的簿书(《说文解字》:"簿書也。")。
    • 引申指登记、记录名册或信息的簿册,尤其强调其记录、登录、管理的功能。如户籍、典籍。

因此,"册籍"合起来指: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

权威解读与引用:

  1.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 "册籍"是古代文书档案的重要载体形式(册),承载着具体的登记记录内容(籍)。它不同于单张的文书或散页的记录,强调其系统性、成册性和便于保存查阅的特性。参考《中国历史文书学》(潘玉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对古代官方文书形制的研究。
  2. 官方文书与管理工具: 在中国古代行政体系中,"册籍"是官府进行户口管理(户籍)、土地管理(地籍)、赋税征收(税籍)、人事管理(官籍)等不可或缺的工具,具有法律效力。例如,"黄册"(明代户口册)和"鱼鳞图册"(明代土地册)是著名的国家册籍。参考《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吴宗国,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关于古代行政运作与文书制度的论述。
  3. 历史文献的代称: 在更广泛的语境中,"册籍"有时也泛指书籍、典籍或历史文献档案。如"故纸堆"、"故册籍"常指代陈旧的书籍或档案。参考《文献学概要》(杜泽逊,中华书局)中对文献载体和类型的介绍。
  4. "册"与"籍"的细微区别: 虽然常连用,但单用时,"册"更侧重物理形态(成册的本子),而"籍"更侧重内容性质(登记名册)。"册籍"一词则融合了这两个方面。参考《古代汉语常识》(王力,商务印书馆)中对相关词汇的辨析。

"册籍"是一个承载着中国古代管理智慧和文献传统的重要词汇。它特指那些装订成册、用于系统登记各类名目(如户口、土地、赋税、人事等)以供管理、查考和存档之用的官方或重要簿册文书。它既是具体的管理工具,也是重要的历史档案载体。在现代语境中,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或特定场合(如档案管理),指代成册的登记簿或名册。

网络扩展解释

“册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综合高权威性来源信息如下:

一、基本解释

  1. 名册:指记录人名、事项的官方或正式名单。例如元杂剧《桃花女》中提到“勾抹该死的册籍”,即指生死名册的修改。
  2. 记事记账的簿册:用于记录事务、账目的文书,如明代文献中提到的土地分类“官田”“民田”登记在册籍中。
  3. 泛指书籍、文献:广义上可代指装订成册的书籍,尤其是具有历史或文化价值的典籍。

二、详细内涵

三、使用场景

四、演变与示例

如需更深入的历史用例,可参考《桃花女》《溪山馀话》等文献原文(来源:、2、4)。

别人正在浏览...

颁学贬所禀奏长忽成合筹拍出群器悼文短褐袍风竿凤曲抚今追昔幅面丐者戈尔巴乔夫共政惯曾为旅偏怜客孤鳏黑扑扑糇食撝夺虎踞鲸吞脚底板继绊荠菜极大值解分积日絫久祭亭鸠栖拘縻举人扣壶长吟李唐龙麟马电矛舛蒙瞽目光炯炯内坊内痔聂隐娘偏科青砖溶溶滟滟揉藉墒垅山灵山尊声嗓试问手摇车水过地皮湿硕鼠添覔停辛贮苦问事帘武家子五陵年少虓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