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闲冗”。指闲散的官职。 汉 蔡邕 《巴郡太守谢版》:“今月丁丑,一章自闻,乞闲冗,抱关执籥。不意録符银青,授任千里。”《北齐书·李元忠传》:“﹝ 元忠 ﹞常布言於执事云:‘年渐迟暮,志力已衰……乞在闲冗,以养餘年。’” 清 端方 《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备折》:“然既无知兵之实,徒拥掌兵之名,名实不符,殆同閒冗。”
“闲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闲冗”由“闲”和“冗”组合而成:
古代用法
主要指闲散的官职,即职位存在但事务较少。例如:
现代引申义
可泛指多余、繁琐的事物或言语,如批评冗长的流程或啰嗦的表达。
该词在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下的书面表达。如需更完整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
闲冗(xián rǒng)是指杂乱繁琐,不必要的事务或散漫无效的言语行为。形容某事物冗长、无聊或繁琐无用。
「闲」字由「门」和「日」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六画。
「冗」字由「冖」和「㇒」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五画。
「闲冗」这个词最初出现在《说文解字》,是古代汉字的组合。在繁体中,“闲”字和“冗”字的形态都保留不变。
在古代,「闲」字的写法稍有不同。有时候「闲」字的上半部会写成「门」的形态,下半部保持不变。而「冗」字的写法基本与现代一致。
1.他的分析显得十分闲冗,没有任何有用的信息。
2.这个文件夹里装满了闲冗的文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清理。
闲聊、闲散、冗长、冗余
繁琐、废话、无用
简洁、有效、有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