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raditional stringed and woodwind instrument]∶弦乐器和管乐器(箫笛等)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
(2) [music]∶泛指音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弦乐器与竹管乐器之总称。亦泛指音乐。《礼记·乐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商君书·画策》:“是以人主处匡床之上,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 唐 韦应物 《金谷园歌》:“ 洛阳 陌上人廻首,丝竹飘颻入青天。” 明 李贽 《哭怀林》诗:“交情生死天来大,丝竹安能写此中!” 叶圣陶 《倪焕之》十:“这时候,前街的锣鼓声和人声一阵阵地沸扬起来,中间碎乱地夹杂着丝竹的吹弹。”
“丝竹”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详细解析:
“丝竹”是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合称。其中:
古人认为丝竹之声具有“平和正气”的教化作用,如《礼记》提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而《闲情偶寄》中强调丝竹对陶冶情操的价值。
示例用法:
“洞庭山浮于水上……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
“崂山道家音乐汇集宫廷丝竹乐”
如需更全面的历史发展或乐器分类细节,可参考上述来源。
丝竹(sī zhú)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首组成。其中,"丝"是由三个笔画组成,而"竹"则由六个笔画组成。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用法是指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在古代音乐中,"丝"代表着丝弦乐器,如琴瑟,"竹"则代表竹管乐器,如笛子、箫等。
在繁体字中,"丝"的形态与简体相同,而"竹"的形态则稍有差异,上部分多出一横,形象地表达了竹子的特征。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在有所不同。"丝"的旧写法为絲,而"竹"的旧写法为竺。这些旧字形在今天已经较少使用了。
下面是一些关于"丝竹"的例句:
1. 她对于丝竹乐器非常有研究。
2. 他擅长演奏丝竹乐器,深受观众喜爱。
相关的词语组合可以包括:
1. 丝绸:指用蚕丝纺织而成的细软纺织品。
2. 竹笛:指以竹子制作的一种吹奏乐器。
3. 丝弦:指乐器上使用的弦线,通常用丝制成。
与"丝竹"有类似意义的词语包括:
1. 乐器:泛指各种可用于演奏音乐的器具。
2. 音乐:通过声音的演奏和组合而形成的艺术形式。
与"丝竹"相反意义的词语为:
1. 石锣:指由石头制作而成的锣。
2. 木鼓:指由木材制作而成的鼓乐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