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安常的意思、安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安常的解释

(1).安守常规。《东周列国志》第三回:“太宰 咺 又奏曰:‘老司徒乃安常之论,非通变之言也。’”《红楼梦》第九八回:“那‘阴司’説有便有,説无就无。皆为世俗溺于生死之説,设言以警世,便道上天深怒愚人--或不守分安常;或生禄未终,自行夭折;或嗜淫欲,尚气逞兇,无故自殞者。”

(2).平静正常。 潘漠华 《乡心》:“他临走时,满面绯红,还假装安常的神态,徐徐走下楼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安常"在汉语中是一个复合词,具有多重含义。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其核心意义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指常规状态或固有秩序。如《庄子·养生主》中"安时而处顺"的表述,即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保持稳定状态。这一用法多用于描述社会运行或自然规律中的平衡状态。

二、表示顺应常规的行为方式。《后汉书·舆服志下》记载"圣人处乎天子之位,服玉藻邃延",其中"安常"特指遵循礼制规范的行为准则。在儒家经典中,常与"守分"连用,指遵守社会规范的生活态度。

三、引申为日常安定的生活状态。北宋文学家苏轼在《与章子厚书》中写道"衣食之奉,虽使公卿大夫安常自足",此处"安常"特指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这种用法多见于古代文献中描述百姓生活状况。

该词在构词法上属于偏正结构,"安"作动词表维持、保持之意,"常"为名词指常规、常态。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成语"安常处顺",出自《庄子·大宗师》,喻指适应环境变化的处世态度。在语义演变过程中,逐渐从具体行为规范扩展至抽象的生活哲学范畴。

网络扩展解释

“安常”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ān cháng,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安守常规
    指遵循既定的规则或传统,不轻易改变。例如:

    • 《东周列国志》提到:“老司徒乃安常之论,非通变之言也。”
    • 《红楼梦》中“不守分安常”也体现了这一含义。
  2. 平静正常
    形容保持稳定、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例如:

    • 潘漠华在《乡心》中描述人物“假装安常的神态,徐徐走下楼梯”。

二、用法与扩展

来源说明

以上解释综合了权威词典(如汉典、查字典)及古籍用例,如需更多例句或完整文献可查阅相关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矮子里拔将军变古易俗表俗冰河黜尸摧陷耽盘打外大眼贼登用店房诋切断骨对掌发轫发竖福禧惯世规謩诡险过马厅还精补脑号数宏贯话端黄葛巾僵李代桃见象缴付缉合遽卒砍大山磕牙料嘴两忘敛翮吏民理折龙虎路心炮龙烹凤僄轻疲瘵庆悦穷僻热疾山水韵识却石珠树拔朔望岁制沓冈复岭太和天趣同宫茧托人王号威宝相捐香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