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瓶。《列子·汤问》:“当国之中有山,山名 壶领 ,状若甔甀。” 殷敬顺 释文:“谓瓦缾也。” 清 钱谦益 《后饮酒》诗:“醖酿金玉浆,氲氤结甔甀。”
甔甀(dān zhuì)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甔甀指古代一种小口大腹的陶制容器,主要用于盛装酒水或粮食。该词属于叠韵联绵词,常见于古代文献,现代汉语已极少使用。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第7卷,第1284页)
二、字形与字源分析
二者组合后强化了“陶制容器”的意象。
来源:《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中华书局,2013年,第638页)
三、文献用例佐证
《史记·货殖列传》载:“浆千甔”,裴骃集解引徐广曰:“甔,大罂缶。”印证其作为大型储容器的用途。
来源:《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第3272页)
四、相关文化背景
此类器皿在汉代墓葬中常见出土,形制多为鼓腹、窄口、平底,符合“甔甀”的描述,实证其为古代日常生活用具。
来源:《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89页)
甔甀是古代陶制容器的专称,其命名体现形制特征(小口大腹),兼具实用与文化研究价值。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考古报告。
您查询的“甔甀”一词目前未见权威文献或常用字典收录,可能为生僻字组合或存在书写误差。以下是基于单字拆分及古汉语用法的推测分析:
单字解析
组合可能性
两字连用可能为古代方言或特定文献中的复合词,或指代同类陶器的不同形制。但因缺乏明确典籍用例,具体含义需结合原文语境进一步考证。
建议您核对字形准确性,或提供更多上下文信息以便更精准解答。若需查询生僻字,可参考《汉语大字典》《康熙字典》等工具书。
爆竹筒子毕事博买务逋诛朝章国故丑肉喘乏锄钩辞林待沽大模大样当面调鹰东海鲸波风雨桥附比瓜李官断鬼巫滚雷故志还璧寒文瑚琏之器检镜监史假誉驰声激刺今朝季随奎蹄灵夕藘蕠眉寿懵劲儿蜜蜂冥司米麴培土千里酒倾家荡産汽油机软垂垂如君如渴如饥山西省沈檀守株缘木庶馐私过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台星腾踏忝职廷除同亭铜驼市望峯息心武诫小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