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蜜蜂的意思、蜜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蜜蜂的解释

[bee;honeybee] 一种社会群居性膜翅目昆虫( Apis mellifera ),为了生产蜂蜜和作为一个授粉者,经常进行家养

详细解释

亦作“ 蜜蠭 ”。昆虫名。人类饲养以供采蜜的蜂类。 南朝 宋 裴松之 《上<三国志注>表》:“窃惟繢事以众色成文,蜜蠭以兼采为味,故能使绚素有章,甘踰本质。” 唐 杜甫 《敝庐遣兴奉寄严公》诗:“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 宋 晏殊 《菩萨蛮》词:“莫学蜜蜂儿,等閒悠颺飞。” 清 孙枝蔚 《上巳日登见山楼》诗之三:“蜜蜂与蝴蝶,争向花圃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蜜蜂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明确生物学定义和文化内涵的名词,其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一、词典释义与生物学特征

  1. 核心定义

    指膜翅目蜜蜂科(Apidae)的社会性昆虫,以采集花粉、花蜜并酿造蜂蜜为特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一种群居昆虫,能采花粉酿蜜,尾部有刺”。

  2. 形态与行为特征

    • 生理结构:体表密生绒毛,口器为嚼吸式,后足特化为“花粉篮”;
    • 社会分工:群体由蜂王、工蜂、雄蜂组成,工蜂承担采蜜、筑巢、哺育等职责(《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44卷);
    • 授粉作用:作为重要传粉媒介,对农业生产具有生态价值(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昆虫卷)。

二、文化象征与语言衍生

  1. 勤劳隐喻

    汉语常以“蜜蜂”喻指辛勤劳作,如谚语“像蜜蜂一样忙碌”,体现其文化符号意义(《汉语大词典》)。

  2. 衍生词汇
    • 蜂群(fēngqún):蜜蜂的群体;
    • 蜂王浆(fēngwángjiāng):工蜂分泌的饲喂蜂王的物质;
    • 蜂腰(fēngyāo):借喻纤细的腰身(《诗经·小雅》毛传注)。

三、科学分类与历史记载

  1. 分类学定位

    蜜蜂属(Apis)下有东方蜜蜂(Apis cerana)、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等物种,中国本土主要为中华蜜蜂(《中国蜜蜂学》)。

  2. 古代文献记录

    《礼记·内则》已记载蜂蜜为贡品,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详述其药用价值:“蜂采无毒之花,酿以小便而成蜜”。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 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44卷. 科学出版社.
  3.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昆虫卷》. 农业出版社.
  4.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5. 孔颖达. 《毛诗正义》. 中华书局.
  6. 吴杰. 《中国蜜蜂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7.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部》. 明代万历刻本.

网络扩展解释

蜜蜂是膜翅目蜜蜂科昆虫的统称,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社会结构,同时在生态和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生物学特征

  1. 形态与分类
    蜜蜂体长8-20毫米,体表密布绒毛,腹部末端有螫针(工蜂与蜂王具备),头部有复眼、单眼及触角,具备强视力与嗅觉。全球已知约1.5万种,中国分布约1000种,以西方蜜蜂和中华蜜蜂为主要经济蜂种。

  2. 生命周期
    属于完全变态昆虫,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完全以花粉和花蜜为食。

二、社会结构与分工

蜜蜂为典型社会性昆虫,群体由三类成员构成:

三、生态与经济价值

  1. 传粉作用
    蜜蜂是重要传粉者,可提升农作物、果树等产量数倍至20倍,对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2. 产物利用
    生产蜂蜜、蜂蜡、蜂王浆等,具有食用、药用及工业价值。

四、文化象征

五、扩展知识

蜜蜂需采集约1000朵花才能装满蜜囊,每日往返巢穴约10次。英文“bee”既可指代昆虫,也可比喻忙碌之人(如“as busy as a bee”)。

如需进一步了解蜜蜂的词语用法或分类细节,可参考、2、7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菝葜本刑不瞅人不忒草行露宿呈艺出账踧踖不安大仓噔咚扎咶等耐蹀虚对策犯手势附刊箇般龟冷支床恒居横坐标弘敞慌慌速速徽赫价末解乏解铃系铃旌大警楼金花金玦酒脚久旷即夕纪行豤祈揆构理茬儿淋沥流送丽闲龙魂买路眉急暮色苍茫呕符配地偏从贫贱不能移遣价千日酒敲锣打鼓羣辟润资实塌塌使役水底纳瓜蝭母偷风危亡霞错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