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白铜蹄的意思、白铜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白铜蹄的解释

亦作“ 白铜鞮 ”。 南朝 梁 歌谣名。《隋书·音乐志上》:“初, 武帝 之在 雍镇 ,有童謡云:‘ 襄阳 白铜蹄,反缚 扬州 儿。’识者言,白铜蹄谓马也;白,金色也。及义师之兴,实以铁骑, 扬州 之士,皆面缚,果如謡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声,帝自为之词三曲。” 唐 李涉 《汉上偶题》诗:“今日 汉江 烟树尽,更无人唱《白铜鞮》。” 明 高启 《长安有狭斜行》:“小妇劝杯酒,能唱《白铜鞮》。”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白铜蹄”是南朝梁时期的一首民间歌谣名称,其含义与历史背景、文学象征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词义与别称
    “白铜蹄”亦作“白铜鞮”,其中“白”指金色,象征金属光泽;“铜蹄”可能指马蹄,合起来暗喻战马或骑兵。该词源自南朝梁武帝时期的童谣,后成为官方乐曲名。

  2. 历史背景
    据《隋书·音乐志》记载,梁武帝萧衍在雍镇时,民间流传童谣:“襄阳白铜蹄,反缚扬州儿。” 此谣预言了梁武帝起兵推翻南齐、建立梁朝的事件。童谣中的“白铜蹄”被解读为象征铁骑(白色属金,对应金属铠甲),而“反缚扬州儿”则暗指南齐政权的覆灭。

  3. 文学与音乐衍生
    梁武帝登基后,以童谣为基础创作了《白铜鞮》三曲,作为宫廷新声。唐代诗人李涉在《汉上偶题》中引用“襄阳白铜鞮”,可见其文学影响延续至后世。

  4. 象征意义
    该词不仅指代歌谣本身,还隐含政权更迭的预言色彩,以及军事力量的象征(如铁骑的战斗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句或历史细节,可参考《隋书·音乐志》及唐代相关诗作。

网络扩展解释二

《白铜蹄》的意思

《白铜蹄》是一个成语,形容动物的蹄子颜色白而如铜般坚硬。同时,它也可以用来比喻一个人勇猛、坚强、不屈不挠。

拆分部首和笔画

《白铜蹄》的拆分部首为白(bái)和铜(tóng),它们分别属于“⺊”和“钅”。拼音“bái”有6画,“tóng”有10画。

来源与繁体

《白铜蹄》最早出现在明代朱权的传世之作《朝鲜野纪》中,形容朝鲜白腊猪具有坚硬的铜色蹄子。这个形象鲜明的描述引发了广泛的引用。在繁体中,则是以「白銅蹄」来书写。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根据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以使用「白鎣蹄」等形式来书写《白铜蹄》。

例句

1. 他的勇气和意志像一对白铜蹄,始终无法被击败。

2. 这匹白马的白铜蹄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芒。

3. 他们的友谊像《白铜蹄》一样坚固,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组词

白马、铜蹄、坚固、勇猛

近义词

坚强、刚毅、不屈不挠

反义词

柔弱、胆怯、软弱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