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契勘的意思、契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契勘的解释

(1). 宋 元 公文书用语,犹言查,按查。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契勘 熙寧 四年以后至 元丰 八年登极大赦以前,人户积欠,共计五万三百餘万贯。”《宣和遗事》后集:“牌使至 五国城 ,宣北国帝敕曰:‘契勘皇后 赵氏 已废为庶人,赐死。今 瓜欧 妻 赵氏 ,是庶人亲妹……并令赐死。’”《元典章·户部四·婚礼》:“中书户部:契勘人伦之道,男女婚姻为大,据各处见行礼数,事深不一……省部公议得,今后但为婚姻议定,写立婚书文约明白。”

(2).考核;查考。 宋 朱熹 《答周叔谨书》:“所示仁説,差胜往时,但所引 熹 説,亦有误字处,恐又错认了,更略契勘为佳。” 宋 吴聿 《观林诗话》:“《西京杂记》云:‘以酒为书滴,取其不冰;以玉为研,亦取其不冰。’ 贺方回 词云:‘罗帷映月,玉研生冰。’似失契勘。” 清 恽敬 《<坚白石斋诗集>序》:“六义附性情而各见於诗,虽合古今而契勘之,何虞乎蹈袭,何畏乎规摹哉!”

(3).犹对质,当面对证。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契勘”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主要用于宋元时期的公文和文献,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公文用语:查核、按查

在宋元公文中,“契勘”常作为官方文书的固定用语,表示对事务的核查或依据条文审查。例如:


2.考核与查考

该词也用于泛指对事物、文献的详细考核或查证。例如:


3.对质与当面对证

在司法或争议场景中,“契勘”可指双方当面对质以澄清事实。例如:


使用场景与演变

“契勘”多见于宋元法律、公文及学术讨论,明清后逐渐少用。其核心含义围绕“核实”展开,兼具行政核查与学术考据的双重功能。现代汉语中虽已不常见,但在研究历史文献时仍需注意其多义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3、4等来源的原文引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契勘》的意思

《契勘》是一个汉字词语,既可以作为动词使用,也可以作为名词使用。

作为动词时,表示为双方在契约、合同中互相核对并确认内容,确保双方的意向一致。

作为名词时,指对合同、契约等文件的审查、核对、验证工作。

《契勘》的部首和笔画

《契勘》的部首是 “契”字的部首“田”,表示该字属于与土地相关的字。

它的拆分部首是“勹”和“田”,其中“勹”是一个独立的偏旁,表示捆绑、封闭的意思。

《契勘》一词共有11个笔画。

《契勘》的来源

《契勘》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具体源自古代对土地、财产交易时的书写和确认过程。

由于土地和财产是重要的财富,人们为了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就产生了《契勘》这个词。

《契勘》的繁体字

《契勘》的繁体字写作“契檢”,其中,“檢”字与“勘”字音近义近,表示对文件的检查、核对。

古时候《契勘》的汉字写法

古时候,《契勘》这个词的写法略有不同。其中,田部的部首“䒑”写作“乚”,“勹”写作“㇏”,字形较为繁复。

《契勘》的例句

1. 他们约定好的合同内容需要进行《契勘》,以确保双方的权益。

2. 律师负责对文件进行《契勘》,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契勘》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契勘》的组词有:契机、勘探、田勘等。

近义词有:核对、确认、验证等。

反义词有:不确认、不核对、否定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