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丹素的意思、丹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丹素的解释

(1).《诗·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 毛 传:“诸侯绣黼丹朱中衣。” 郑玄 笺:“中衣以綃黼为领,丹朱为纯也。”后泛称士大夫的衣服为丹素。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 鲁 客事 楚王 ,怀金袭丹素。”

(2).赤诚纯洁的心。 唐 李白 《赠溧阳宋少府陟》诗:“人生感分义,贵欲呈丹素。” 王琦 注引 杨齐贤 曰:“丹素,心也。” 宋 柳永 《倾杯》词:“知多少,他日深盟,平生丹素。”《宋史·世家传二·孟昶》:“丹素备陈於翰墨,欢盟已保於金兰。”

(3).犹史册。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 唐昭宗 ﹞进 鏐 封爵而赐之铁券曰:‘……志奬王室,绩冠侯藩,著于旂常,流在丹素。’”

(4).绘画所用的红白颜料。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岂绘事以丹素成妍,帝京以山水为助。”

(5).朱书符箓的白绢。 唐 裴鉶 《传奇·邓甲》:“遂立坛于桑林中,广四丈,以丹素周之。”

(6).比喻粉饰的言辞。《北史·萧宝夤传》:“累年之后,方求追访,无不苟相悦附,共为脣齿,饰垢掩疵,妄加丹素,趣令得阶而已,无所顾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丹素(dān sù)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色彩本义 丹素本指红色与白色的对比组合,代表两种基础色调的并置。古代文献中常以“丹素”指代绘画或服饰的色彩搭配,如《诗经·唐风·扬之水》中“素衣朱襮”的视觉描写,即通过红白对比突显华美效果。该义项体现了古代汉语对色彩关系的精准捕捉。

二、文化象征 在道教文化中,“丹”与“素”被赋予特殊象征意义。《云笈七签》记载炼丹术中“丹砂为阳精,素石含真阴”,将二者视为阴阳调物质载体。这种用法延伸至文学创作,如李商隐《戊辰会静中出贻同志》用“丹素结绛霄”隐喻修炼境界。

三、引申义项 《汉语大词典》收录其引申义为“赤诚纯洁的心志”,如宋代王禹偁《谢赐御书字样表》中“誓坚丹素,上答生成”,此处通过颜色象征忠贞品格。现代汉语中该用法多见于仿古文体或学术论著。

(参考资料:《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道教大辞典》华夏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丹素”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ān sù,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服饰代称

2.赤诚纯洁之心

3.史册代称

4.其他含义

“丹素”的核心意象源于“丹(红)”与“素(白)”的色彩对比,既可用于具象的服饰、颜料,也可抽象为品德、文献的象征。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阿井安稳白鯈被服厂步负逋诛长出气偿赎超突春秋榜篡乱琱盘董理笃疴儿壻分扰干季胳揪公共市场业务贡笺孤寡不谷齁喘缓解辉烂婚亲霍绰沍严绛简角刃金蕉九牛毛抗愤珂声兰熏桂馥侓魁麦秀两岐蛮触相争闷打颏缅诉墨色齧指轻猛秋分奇行器宇轩昂散直商梦怀人上头闪目生产率生事逝没说谕死人松磴睃趁讨绥铁犀挺冠县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