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素的意思、丹素的详细解释
丹素的解释
(1).《诗·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 毛 传:“诸侯绣黼丹朱中衣。” 郑玄 笺:“中衣以綃黼为领,丹朱为纯也。”后泛称士大夫的衣服为丹素。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 鲁 客事 楚王 ,怀金袭丹素。”
(2).赤诚纯洁的心。 唐 李白 《赠溧阳宋少府陟》诗:“人生感分义,贵欲呈丹素。” 王琦 注引 杨齐贤 曰:“丹素,心也。” 宋 柳永 《倾杯》词:“知多少,他日深盟,平生丹素。”《宋史·世家传二·孟昶》:“丹素备陈於翰墨,欢盟已保於金兰。”
(3).犹史册。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 唐昭宗 ﹞进 鏐 封爵而赐之铁券曰:‘……志奬王室,绩冠侯藩,著于旂常,流在丹素。’”
(4).绘画所用的红白颜料。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岂绘事以丹素成妍,帝京以山水为助。”
(5).朱书符箓的白绢。 唐 裴鉶 《传奇·邓甲》:“遂立坛于桑林中,广四丈,以丹素周之。”
(6).比喻粉饰的言辞。《北史·萧宝夤传》:“累年之后,方求追访,无不苟相悦附,共为脣齿,饰垢掩疵,妄加丹素,趣令得阶而已,无所顾惜。”
词语分解
- 丹的解释 丹 ā 红色:丹砂(朱砂)。丹桂(观赏植物,花为橘红色)。丹心碧血(赤诚的忠心,珍贵的热血)。丹青。 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中药:丸散膏丹。 姓。 笔画数:; 部首:丿; 笔顺编号:
- 素的解释 素 ù 本色,白色:素服。素丝。 颜色单纯,不艳丽:素净。素淡。素妆。素雅。素描。 洁白的绢:尺素(用绸子写的信)。 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素质。素养。素性。素友(真诚淳朴的朋友)。 物的基本成分
网络扩展解释
“丹素”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ān sù,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服饰代称
- 原义:源自《诗经·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的注解,指诸侯或士大夫的服饰。毛传提到“诸侯绣黼丹朱中衣”,郑玄笺补充“中衣以绡黼为领,丹朱为纯”,即用红色(丹)和白色(素)装饰的中衣。
- 用例:南朝宋鲍照《拟古》诗:“鲁客事楚王,怀金袭丹素。”这里的“丹素”即代指士大夫的华贵衣物。
2.赤诚纯洁之心
- 引申义:以“丹”象征赤诚、“素”象征纯洁,合指高尚无瑕的内心。如李白《赠溧阳宋少府陟》:“人生感分义,贵欲呈丹素。”杨齐贤注:“丹素,心也。”
- 其他用例:宋代柳永《倾杯》词中“平生丹素”、《宋史》中“丹素备陈于翰墨”,均指真挚的情感和誓言。
3.史册代称
- 文献记载: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提到唐昭宗赐钱镠铁券,称其功绩“流在丹素”,此处“丹素”指史书或官方文书。
4.其他含义
- 绘画颜料:指红色与白色的颜料(如唐代刘知几《史通·叙事》“绘事以丹素成妍”)。
- 符箓载体:朱砂书写符咒的白绢(见于道教文化)。
- 比喻修饰言辞:如《北史》中“妄加丹素”指粉饰文过。
“丹素”的核心意象源于“丹(红)”与“素(白)”的色彩对比,既可用于具象的服饰、颜料,也可抽象为品德、文献的象征。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丹素 (dān sù)是一个汉字词汇,由两个部首组成。其中,“丹”(dān)是一个常见的部首,表示红色或丹砂,“素”(sù)则表示素净、朴实。在《康熙字典》中,“丹”部的笔画数为4,而“素”部的笔画数为10。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古汉语中,“丹素”一词通常指的是美好、光彩夺目的事物,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美丽或美德。
在繁体字中,丹素的写法仍然保持不变。在繁体字中,丹素的写法是一样的,只是字形稍有变化。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丹素的字形稍有差异。根据出土的古代文物和铭文,可以看到与现代写法有所不同的字形变体。然而,这些变体在现代汉字中已经不再使用。
以下是一些关于丹素的例句:
1. 她的美丽透露出一种纯粹的丹素之美。
2. 他的仁德和善良让他成为了社区中的丹素明星。
丹素这个词还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成新的词汇。例如:
1. 丹素之美:美丽而纯净的容貌或气质。
2. 丹素色调:红色和素净色调的混合。
其他与丹素相关的近义词包括:红色、艳丽、美丽、素雅等。其中红色和艳丽更强调明亮和引人注目的特点,而美丽和素雅则更强调美好和朴实的特点。
与丹素相反的词可以包括:灰暗、丑陋、简陋等。这些词汇表示相反的意义,与丹素的美好特点相反。
别人正在浏览...
崩决禀付碧盌伯鱼不觉残民害物差布常限成身赤条条出赐登徦德宇调梅刚壮鴚鹅核磁共振厚贶花街毁舆简廉兼天夹疑进谳拘学开门阚喝克己慎行狼卜食料量龙蹻门瓣抹丢末期内衣泥首切瑳轻翮寝食七擒孟获虬牀人皇襦袄赛似删订稍间省慎升云渗合寿山福海説情疏少恬雅投梭问肯文验闻知梧丘之首纤凝小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