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肯的意思、问肯的详细解释
问肯的解释
求亲。定婚前的一种礼俗。 元 王晔 《折桂令·答》曲:“一箇将百十引江茶问肯,一箇将数十联诗句求亲。” 元 高克礼 《黄蔷薇过庆元贞》曲:“三纳子藤箱儿问肯,便待要锦帐罗幃就亲。”
词语分解
- 问的解释 问 (問) è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问。问答。问题。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问津。质问。过问。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问。问候。问长问短。 审讯,追究:审问。问案。唯你是问。 管,干预:概不过
- 肯的解释 肯 ě 许可,愿意:首肯(点头答应)。 骨头上附着的肉:肯綮(塶 )(筋骨结合的地方,喻重要的关键)。中(恘 )肯(喻言论正中要害)。 笔画数:; 部首:月;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问肯”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其核心含义是征询对方是否同意或应允。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的详细解释:
-
基本释义:
- 请求同意;征询应允。 指就某事向对方提出请求,希望得到对方的许可或认可。它强调的是在行动前主动征求相关方的意见并获得其首肯。
- 近义词: 请示、征求同意、请求批准、探询意向。
- 反义词: 擅作主张、独断专行。
-
词源与构成分析:
- “问” 字本义为询问、打听(《说文解字》:问,讯也。从口,门声)。
- “肯” 字本义指附着在骨头上的肉(《说文解字》:肯,骨间肉也),引申为“许可”、“同意”、“愿意”(如“首肯”)。
- 因此,“问肯”二字结合,字面意思即为“询问(对方)是否同意”,形象地表达了请求许可的行为。
-
用法与语境:
- 主要用于描述在采取行动、做出决定或进行重要事项前,出于尊重或必要程序,向长辈、上级、主人或相关利益方寻求许可的过程。
- 常见于古典小说、戏曲或描述传统礼仪的语境中。例如:
- “婚姻大事,须得父母问肯。”(指结婚需要征得父母的同意)。
- “他欲借书房一用,先向主人问肯。”(指他想借用书房,先向主人请求许可)。
- 在现代汉语中,更常用的表达是“征得同意”、“请示批准”、“获得许可”等。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对“问肯”有明确收录和释义。该词典是中国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汉语语文词典之一,由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纂,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其释义具有高度的学术性和规范性。
- 《辞源》(第三版): 作为一部主要收录古汉语词汇和古代文化常识的大型辞书,《辞源》也收录了“问肯”一词,并提供了其古义和用例。商务印书馆出版,是研究古汉语和传统文化的重要工具书。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虽然现代汉语中“问肯”已不常用,但《现代汉语词典》作为规范现代汉语词汇的权威词典,其收录标准反映了词汇的规范性和历史沿革。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
“问肯”是一个古雅且带有礼仪色彩的词汇,意指在行动前主动征询并获得对方的同意或应允。它体现了对他人意见的尊重和遵循必要程序的态度。尽管在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但在理解古典文献或强调传统礼节的语境中仍有其价值。其权威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辞源》等大型权威汉语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
“问肯”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根据使用场景不同可分为两类解释:
一、广义含义(日常使用)
指主动询问或请求得到他人的允许或同意。例如在生活或工作中,向他人征求意见、寻求帮助时可用该词,强调“主动沟通以获取认可”的行为模式。
二、特定含义(传统礼俗)
特指古代婚俗中的求亲环节,即男方正式向女方家庭提出缔结婚姻的请求。这一用法可见于元代文学作品,如:
- 王晔《折桂令·答》提到“将百十引江茶问肯”,即以茶叶为礼求亲;
- 高克礼《黄蔷薇过庆元贞》中“藤箱儿问肯”,描述携带聘礼提亲的场景。
词义构成解析
- 问:表示询问、请求(如“问供”“问路”等用法);
- 肯:本义为“骨上附着的肉”,引申为“同意、许可”(如“首肯”“中肯”)。
两种含义的差异主要源于语境:前者为现代通用表达,后者为特定历史场景下的婚俗术语。使用时需结合具体上下文判断其指向。
别人正在浏览...
哀嗟暗笋败盟边司博望槎博远部帙材子长眄倡作车囊骋夸篡统刀斧手调罄凤山耕凿弓袋赫斯唬虎晦暗会别回家假耤蛟韅界乘惊壮旌擢金圆券金芝计数器鸠竹髡髦烂事烂糟糟老东家劳动人民两侧楙迁怒恶扁舟意搴帷青华观琦珍群众关系人事物杉槁神柩石圅十日説山思绪万千肃将泰士太阳年同源异流谓予不信县主小鳌山谢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