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亲。定婚前的一种礼俗。 元 王晔 《折桂令·答》曲:“一箇将百十引江茶问肯,一箇将数十联诗句求亲。” 元 高克礼 《黄蔷薇过庆元贞》曲:“三纳子藤箱儿问肯,便待要锦帐罗幃就亲。”
“问肯”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根据使用场景不同可分为两类解释:
指主动询问或请求得到他人的允许或同意。例如在生活或工作中,向他人征求意见、寻求帮助时可用该词,强调“主动沟通以获取认可”的行为模式。
特指古代婚俗中的求亲环节,即男方正式向女方家庭提出缔结婚姻的请求。这一用法可见于元代文学作品,如:
两种含义的差异主要源于语境:前者为现代通用表达,后者为特定历史场景下的婚俗术语。使用时需结合具体上下文判断其指向。
《问肯》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问得很切合事实,答案也非常肯定,没有任何犹豫或推诿。
《问肯》由部首问(wèn)和肯(kěn)组成。
问的部首是口,笔画数为口(3画);肯的部首是月,笔画数为月(4画)。
《问肯》最早出现在《周易·䷏益》中,其中有一句话描述了周公问卦得到肯定的答案:“无咎,问肯,厉,即其疾之。”意为“没有灾祸,问得到肯定的答案,有危险,应立即解救他。”
《问肯》的繁体字为「問肯」。
古时候,《问肯》这个成语的写法可能略有变化,毕竟汉字的书写演变了很多年。然而,除了字体的差异,意义都是一样的。
1. 他向老师问了个问题,老师的回答是一个问肯,让他对自己的理解更加坚定。
2. 这个计划经过多次的考虑和调整,得到了大家的问肯。
问答、问心无愧、问询、肯定、肯定无疑
肯定、确定、实在
猜测、怀疑、不确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