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廉的意思、简廉的详细解释
简廉的解释
谓务大体而不轻细行。《书·皋陶谟》:“直而温,简而廉。” 孔 传:“性简大而有廉隅。” 孔颖达 疏:“志远者遗近,务大者轻细,弘大者失于不谨,细行者不修廉隅,故简大而有廉隅乃为德也。”《旧唐书·路嗣恭传论》:“ 路嗣恭 从微至著,执法简廉。” 明 唐顺之 《答俞教谕》:“ 夔 以击石拊石自处,而乃教胄子以简廉直温之德性。”
词语分解
- 简的解释 简 (簡) ǎ 古代用来写字的竹板:竹简。简牍。简策。简册。 书信:简帖。简札。信简。书简。 不复杂:简单。简易。简略。简要。简便。简洁。简练。册繁就简。言简意赅。 选择:简拔。简选。简任。 姓。 繁
- 廉的解释 廉 á 堂屋的侧边:廉隅(棱角,喻品行端方,有气节)。 不贪污:廉洁。廉正。廉明。 便(俷 )宜,价钱低:物美价廉。 察考,访查:“且廉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 姓。 笔画数:; 部首:广;
专业解析
“简廉”的汉语词典释义
“简廉”是一个汉语合成词,由“简”和“廉”两个字组合而成,主要形容人的品德或为政风格,核心含义是简约朴素、廉洁不贪。以下是详细解释:
-
“简”的含义:
- 本义指竹简,引申为简单、简约、不繁琐。《说文解字》:“简,牒也。” 指书写用的竹片或木片。
- 在品德层面,“简”强调生活简朴、不尚奢华、不铺张浪费,行为处事直率而不做作。
- 在行政层面,“简”指政令简明、程序简化、不扰民。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对“简”的释义,特别关注其“省约、不烦”的义项。
-
“廉”的含义:
- 本义指厅堂的侧边,引申为棱角、方正、有节操。《说文解字》:“廉,仄也。” 段玉裁注:“廉,棱也。引申之为清也,俭也,严利也。”
- 核心含义是廉洁、不贪污、不取不义之财,品行方正有节操。强调在财利面前能自我约束,保持清白。参考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对“廉”的释义,重点在其“廉洁、不贪”的义项。
-
“简廉”的合成义:
- 将“简”的简约朴素与“廉”的廉洁方正结合起来,“简廉”一词形容:
- 为人方面:生活作风简朴,不追求物质享受,同时品行廉洁,不贪图钱财,正直有操守。
- 为官或执政方面:施政风格简明高效,不搞繁文缛节,不扰民,同时自身清廉自守,不贪污受贿,是清官良吏的典型品质。
- 它强调的是内在品德(廉)与外在表现(简)的统一,是传统儒家文化中推崇的一种高尚人格和理想官德。参考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或《汉语大词典》中“简廉”词条的综合释义。例如,《汉书·循吏传》中常以“廉平”、“简廉”评价良吏。
“简廉”意指简约朴素、廉洁清正。它既描述了一种不尚奢华、简单务实的生活态度和行事风格(简),更强调了一种不贪不占、品行方正、克己奉公的道德操守(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评价官员德行时被高度重视。
网络扩展解释
“简廉”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不同角度解析,综合古籍与现代用法,主要包含以下层次:
一、基本解释
-
现代常见含义
指人品朴实正直、生活简约不奢华,即“简单而廉洁”。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或行事风格,强调不浮夸、不贪图享乐。
-
古代典籍中的含义
源自《尚书·皋陶谟》:“直而温,简而廉”,孔颖达疏注为“务大体而不轻细行”,即在注重大局的同时不忽视细节,体现德行兼备的特点。
二、出处与典籍引用
- 《尚书》中的核心思想
原文“简而廉”指性格简朴却有棱角(廉隅),《旧唐书》亦用“执法简廉”描述官员公正且不拘小节。
- 后世演变
明代唐顺之《答俞教谕》等文献延续了“简大而有廉隅”的用法,强调内外兼修。
三、字义分解
- 简:
本义为竹简,引申为简单、朴素,亦有“选拔人才”之意(如“简拔”)。
- 廉:
原指堂屋侧边,后衍生为廉洁、正直,亦有“价格低廉”之意(如“物美价廉”)。
四、使用场景
- 评价个人品德:如“他为人简廉,深受敬重”。
- 描述执政风格:如“为官者当执法简廉,兼顾宏观与细节”。
若需进一步考证古籍原文或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可参考《尚书》及历代注释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阿浑伯夫饱煖边俗傧背不舍得柴米夫妻陈秽重译丛倚答腊攩戗道迎大球打中登拔电匣子顶箱豆甲磓琢二辞辅星工蜂骨结核孤骞荷扰黄昙子兼之甲矟井臼亲操肯分困境腊克累茧累盛两榜进士乱乎鹿卢格驴子蛖蝼抿刷耐旱奴性排缵盘腿配偶片假名批复羣生僧麈伤乱蔱蘠升火胜却松耳石谈嘲踏拍子亭育万石君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