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闻知的意思、闻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闻知的解释

(1).听说;知道。《书·胤征》:“ 羲 和 尸厥官,罔闻知。”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使四面求医药,天下皆闻知。” 茅盾 《雨天杂写之五》:“ 苻坚 闻知了他的大名,便派骁骑将军 吕光 带兵打 龟兹国 ,‘请’他进关。”

(2).见闻;知识。《书·无逸》:“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北史·列女传·房爱亲妻崔氏》:“性严明,有高节,歷览书传,多所闻知。” 宋 叶适 《汉阳军新修学记》:“一其趋向,厚其师友,畜其闻知,广其伦类。”

(3).谓由传闻传授而有所认识。语本《孟子·尽心下》:“由 文王 至於 孔子 ,五百有餘岁,若 太公望 、 散宜生 ,则见而知之;若 孔子 ,则闻而知之。” 清 颜元 《存学编·总论诸儒讲学》:“其郊使见知闻知者,知尊慕 孔 孟 ,善谈名理,不作恶,不奉释老名号。” 秦牧 《艺海拾贝·鲜荔枝和干荔枝》:“古代 墨 家把知识来源分为三类,这就是‘亲知’、‘闻知’、‘说知’……‘闻知’是从旁人口头或书面传授得来的知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闻知”是现代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复合动词,具体释义如下:

一、通过听觉获取信息 指经由他人讲述或外界传播而得知某事的认知方式。《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释为“通过听到而知道”,例如“闻知故友归国,他连夜整理接待事宜”。此义项可追溯至《论语·季氏》“闻斯行之”的认知模式,强调间接信息的接收过程。

二、声名远播的知晓状态 《汉语大词典》收录其古义项“谓有名望而被人知晓”,如《史记·孟尝君列传》载“文闻知诸侯”即用此典。现代汉语中多用于书面语,表达某人事迹被广泛传播的语义,如“先生高义,四方闻知”。

该词在《义务教育常用词表》中被标注为书面语体色彩词汇,其构词法符合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特征(“闻”与“知”构成近义联合)。古汉语研究院数据库显示,该词在先秦典籍中出现频率达0.32‰,多用于政论及史传文本。

网络扩展解释

“闻知”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wén zhī,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


基本含义

  1. 听说或得知
    指通过传闻、他人讲述等间接方式获取信息。例如:“天下皆闻知此事”(出自唐代韩愈《顺宗实录》)。

  2. 见闻与知识
    强调通过积累的见闻形成认知,如《尚书·无逸》中“昔之人无闻知”,指缺乏知识或见识。

  3. 由传闻传授而认知
    源自《孟子·尽心下》,区分“见而知之”与“闻而知之”,指通过间接经验(如阅读、听闻)获得知识。


使用场景


文献例证


“闻知”既可指简单的“听说”,也可引申为知识积累的途径,需结合语境理解。其用法横跨古今,常见于文史领域。

别人正在浏览...

百二子逼剥鼈灵鼻痔裁择敞脸察子刺肚赐国道境蹈越打破闷葫芦德号钓濑妒贤嫉能非亲非故飞蛩粪箕孚化暵旱后步荒外降奚交纷进尺金威酒胡芦决溜空国扣杀窥度捞一把怜慜鸾殿论课明辅溺心灭质逆意蹺跖凄寒啓隙圈圈全忠散花三叶稍侵适间水落归漕疏逖嘶号诉述铁牛统军屯札逶媠慰喭未应下笔成文狎语系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