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禀付的意思、禀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禀付的解释

犹禀赋。 宋 苏轼 《上韩魏公乞葬董传书》:“知 传 所稟付至薄,不任官耳。”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禀付”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两种解释,需结合权威来源综合辨析:

一、主流含义:禀赋(资质)

  1. 基本解释
    指天生的才能或资质,与“禀赋”同义。

  2. 文献例证
    宋代苏轼在《上韩魏公乞葬董传书》中提到:“知传所禀付至薄,不任官耳”,意为董传因天赋不足难以胜任官职。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文献或文言表达,现代汉语中更常用“禀赋”一词。

二、次要含义:报告与支付(存疑)

部分词典(如)将其拆解为“禀报+支付”,指向上级汇报并缴纳费用,但此解释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与“禀赋”义项存在混淆,需谨慎采用。

补充说明

建议在理解古文时优先采用“禀赋”含义,若涉及现代行政场景,需结合具体语境进一步考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禀付(bǐng fù)这个词是指向上级或负责人履行职责,发放经费或资源。该词的拆分部首为“禀”和“付”,其中“禀”的部首是示,笔画是5;而“付”的部首是贝,笔画是5。禀付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演变,它属于繁体字。在古时候,禀付这个词的写法略有不同,其中“禀”的写法是賓,而“付”的写法是負。这样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禀付”的写法。下面是一个例句:领导禀付了一笔经费用于项目的开展。 相关的组词有禀赋、禀告、付款等。近义词可以是发放、支配,而反义词可以是扣留、停发等。 希望这样的回答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