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蓐的意思、诞蓐的详细解释
诞蓐的解释
犹言坐月子。《旧唐书·昭帝纪》:“癸巳,帝遣 晋国夫人 可证 传詔諭 全忠 ,言中宫诞蓐未安,取十月入 洛阳宫 。”
词语分解
- 诞的解释 诞 (誕) à 大:诞命。 欺诈,虚妄:怪诞。诞妄。 生育,人出生:诞生。诞辰(生日)。 生日:寿诞。华诞。圣诞节。 放荡:放诞。 笔画数:; 部首:讠; 笔顺编号:
- 蓐的解释 蓐 ù 陈草复生,引申为草垫子,草席:蓐妇(产妇)。蓐母(接生婆)。坐蓐(临产)。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诞蓐”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语,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词义
- 诞蓐(拼音:dàn rù)指“坐月子”,即妇女分娩后的休养期。该词由“诞”(生育)和“蓐”(草席,代指产后卧床)组合而成,强调产后休养的状态。
2.文献引证
- 在《旧唐书·昭帝纪》中有记载:“癸巳,帝遣晋国夫人可证传诏谕全忠,言中宫诞蓐未安,取十月入洛阳宫。”此处“诞蓐未安”指皇后产后尚未恢复,需推迟行程。
3.使用语境
- 该词属于古典用语,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常见于历史文献或文言文语境中。与其相关的成语如“荒诞不经”“放诞风流”等,多含夸张、非常规之意,但语义关联较弱。
4.近现代替代词
- 现代多用“坐月子”“产褥期”等表述,更贴近口语和医学术语。例如:“产妇需注意坐月子的饮食调理。”
“诞蓐”是古代对产后休养期的特定表述,需结合历史背景理解。若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旧唐书》等典籍原文或相关训诂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诞蓐(dàn rù)是一个汉字词汇,其中“诞”是诞生、出生之意,“蓐”指蓐席、床榻之意。这个词汇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其中“言”是说的意思,而“艹”表示植物。根据笔画顺序,它总共有16画。
“诞蓐”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中,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司徒卿注》:“其议者曰:‘百姓以居作封邑为本,可以采蓐沾裳,践太阳兮’,乐馨曰:诞蓐斯人,以庆庙田。”
在繁体字中,诞蓐的写法仍然是“诞蓐”,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会有一些差异。在古代字典《说文解字》中,蓐的字形是由三个“艹”组成的,下方有个小点表示草茎的末端。这与现代蓐的字形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关于“诞蓐”的例句:
1. 他在诞蓐之日就被赋予了伟大的使命。
2. 这间房子一直都作为新生儿的诞蓐之所使用。
组词中可以使用“诞蓐”作为其中一部分,比如:“诞蓐之喜”(新生儿的诞生之喜)。
近义词可以是“分娩”、“生育”,这些词都表示生孩子的意思。
反义词方面,可以考虑“死亡”、“去世”,这些词与诞生相对。
希望以上内容能符合您的要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