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轻怜重惜 ”。
“轻怜痛惜”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形容对人或事物表现出极深的怜爱与疼惜,情感细腻且充满呵护之意,常与“轻怜重惜”同义使用。
二、出处与演变
部分资料(如)提到其可能源自《诗经·氓》中“采薇采薇,薇亦作止”的意境,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典籍的直接记载。更多权威来源(如汉典、沪江词典)将其视为“轻怜重惜”的变体,强调情感表达的层次性。
三、用法特点
四、近义词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延伸用法,可参考、6中的具体案例。
《轻怜痛惜》是一个词组,意思是对他人的痛苦或不幸感到同情、忧愁、悲伤或惋惜。
《轻怜痛惜》的拆分部首是车、心、疒、心,分别代表车辆、心意、疾病、心意;其笔画数分别为7画、4画、5画、4画。
《轻怜痛惜》是现代汉语词组,没有明确的字源来源。在繁体字中,可分别写作「輕憐痛惜」。
在古时候,「轻怜痛惜」可采用古文写法,例如「輕憐痛惜」。
1. 看到那个可怜的孩子,我不禁轻怜痛惜,希望他能尽快摆脱困境。
2. 当听到她的故事时,我感到一阵热泪盈眶,内心充满了轻怜痛惜。
1. 轻视 - 对某人或某事不予重视。
2. 怜悯 - 对他人的不幸或痛苦表达同情。
3. 痛苦 - 强烈的身心痛楚。
4. 惋惜 - 对某事的不如意或遗憾感到悲伤。
1. 同情、同痛 - 对他人的不幸或痛苦感同身受。
2. 忧伤、悲伤 - 表达内心的忧郁和悲痛。
3. 惋惜、遗憾 - 对某事或情况感到失望和遗憾。
冷漠、无情 - 对他人的痛苦或不幸毫不关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