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肃的意思、宁肃的详细解释
宁肃的解释
安定清静。《三国志·魏志·田豫传》:“外 胡 闻其威名,相率来献,州界寧肃,百姓怀之。”
词语分解
- 宁的解释 宁 (寧) í 平安,安定:宁静。宁谧。息事宁人。 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宁亲。归宁。 守父母之丧,丧假:“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
- 肃的解释 肃 (肅) ù 恭敬:肃立。肃坐。肃然。 严正,认真:严肃。肃静。肃穆。整肃。 躬身作揖,迎揖引进:肃客。 萎缩:肃杀。 笔画数:; 部首:聿;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宁肃"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单字释义及古典文献用例进行解析。其核心意义可概括为:
-
安宁恭敬:
- "宁" 本义为安宁、安定。《说文解字》释为"安也"(《说文解字·宀部》)。引申为平静、使安定。
- "肃" 本义为恭敬、庄重。《说文解字》释为"持事振敬也"(《说文解字·聿部》)。引申为严肃、整饬、揖拜。
- 二字组合,"宁肃"强调一种内心安宁、外表恭敬庄重的状态或态度,常用于形容人的仪态或氛围。例如:"其容宁肃,其言简重"(形容人神态安详庄重,言语简洁郑重)。
-
地名(历史政区名):
- "宁肃"在中国历史上曾作为地名使用,主要指明代设置的"陕西行都指挥使司"下辖的"甘州左卫"的别称或俗称(后演变为"甘州卫")。
- 该地区大致位于今甘肃省张掖市一带。明代为加强西北边防,在河西走廊设立了一系列卫所,"甘州卫"(宁肃)是其中重要的军事和行政中心之一。例如:"明置陕西行都司于甘州,领卫十二,守御千户所四,...甘州左卫即宁肃卫"(《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三·陕西十二》)。
"宁肃"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用词汇。其含义主要有二:
- 形容词性:形容人或环境安宁、庄重、恭敬。
- 名词性(专名):特指中国明代在甘肃张掖地区设置的一个卫所名称(甘州左卫/甘州卫的别称)。
参考来源:
- 《说文解字》 (汉·许慎 撰):对"宁"、"肃"单字本义的权威解释。可参考中华书局影印本或在线数据库如国学大师(需核实具体条目)。
- 《汉语大词典》 (罗竹风 主编):收录"宁肃"词条,提供释义及书证(如形容仪态的例句)。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
- 《读史方舆纪要》 (清·顾祖禹 撰):详细记载了明代陕西行都司及所辖卫所,包括"甘州左卫"(宁肃)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可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或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需核实具体卷目)。
- 《明史·地理志》 (清·张廷玉 等撰):官方正史对明代行政区划的记载,可佐证"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及"甘州卫"的设置。可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或维基文库相关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
“宁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安定清静,常用于描述社会或地区的稳定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宁肃”由“宁”(安定)与“肃”(清静、庄重)组合而成,指代社会秩序井然、百姓生活安宁的状态。例如《三国志·魏志·田豫传》中提到:“外胡闻其威名,相率来献,州界宁肃,百姓怀之。”,描述田豫治理边疆后,外族归顺、社会安定的景象。
2.字义分解
- 宁(níng):本义为平安、安定,如“宁静”“息事宁人”;
- 肃(sù):意为庄重、清静,如“肃穆”“肃静”。
二字结合后,词义更强调在安定中透出秩序与肃穆感。
3.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形容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局面,带有一定书面色彩,现代日常使用较少。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相关用法,可参考《三国志》原文或词典工具(如来源2、3)。
别人正在浏览...
谙记边阃才子产儿场强仪焯烁逞纵传世村坊倒绷孩儿刀戟大邳打勤电磁振荡电子计算机迭跃滴水不羼东窗消息洞子货蕃宣轨笵画粉滑嵇黄罗歡扰胡涂蛋肩痛静音箕箒之欢联魁寥夐礼让卖权麻秸渺渺茫茫木寓马酿热物孥戮球带全体学沙块山桐子盛时死没腾松床松江鲈鱼螳蜋之卫腾矫天涯比邻驼蹏鸡拖累襪罗亡魂汙泽祥灵贤懿啸聚山林消息灵通席丰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