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祧的意思、庙祧的详细解释
庙祧的解释
泛指祖庙。《周礼·春官·小宗伯》:“辨庙祧之昭穆。” 汉 张衡 《东京赋》:“蒸蒸之心,感物曾思,躬追养於庙祧,奉蒸尝与禴祠。” 宋 王安石 《覃恩昭宪杜皇后李惠贺皇后淑德尹皇后孙侄等转官制》:“予大祭于庙祧,而哀夫先后之家寖替而不章,乃詔有司博求其世。”
词语分解
- 庙的解释 庙 (廟) à 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庙。宗庙。太庙。 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孔庙。岳庙。寺庙。 王宫的前殿,泛指朝廷:庙堂。 笔画数:; 部首:广; 笔顺编号:
- 祧的解释 祧 ā 古代称远祖的庙。 承继先代:承祧。一子兼祧。 把隔了几代的祖宗的神主迁入远祖的庙:不祧之祖。 笔画数:; 部首:礻;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庙祧”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指代祖庙或宗庙的统称,常见于礼制文献和古典文学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庙:指宗庙,即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
- 祧:原指远祖庙,后泛指供奉祖先的庙宇。古代礼制中,天子或诸侯的宗庙有“七庙”或“五庙”之分,其中“祧”特指远祖之庙,超过一定世代的祖先神主会被迁入祧庙。
2.分解释义
- 综合含义:两字连用“庙祧”时,泛指所有供奉祖先的庙宇,涵盖近祖与远祖的祭祀场所。
3.引证与用法
- 礼制文献:如《周礼·春官·小宗伯》提到“辨庙祧之昭穆”,指通过庙祧区分宗族中的昭穆辈分,体现古代宗法制度。
- 文学作品:汉代张衡《东京赋》中“躬追养於庙祧”,指在祖庙中追思、奉养祖先;宋代王安石文中亦用“庙祧”代指皇家宗庙。
4.现代使用
该词现已罕用,主要出现在古籍研究或历史语境中,需结合具体文献理解。
5.注意
由于搜索结果均标注“极低权威性”,建议进一步查阅《周礼》《说文解字》等权威典籍或专业辞书(如《汉语大词典》)以确认细节。
网络扩展解释二
《庙祧》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庙祧》是一个包含两个字的汉字词语,意思是指宗庙和祖先陵墓。
拆分部首和笔画
《庙祧》的部首是“广”(广字底部的一横),笔画总计为11画。
来源
《庙祧》一词源自于古代汉语,常见于文献、诗词和古籍中。
繁体
《庙祧》的繁体字为「廟祧」。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庙祧》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常见的古汉字写法为「廟祧」。
例句
(1)我们每年都会去祖先的庙祧祭拜。
(2)这个寺庙保存了几百年前的庙祧文物。
组词
庙宇、祖庙、祭祀、陵墓等。
近义词
祖宗、宗庙、家谱、先人。
反义词
后代、新生。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