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红色的符节。指显赫的权位。 北周 王褒 《太傅燕文公于谨碑铭》:“丹节比司隶之贵,緹骑将金吾之宠。”
(2).坚贞的操守。 唐 陈子昂 《唐故袁州参军李府君妻清河张氏墓志铭》:“青松摧折,哀断女萝之心;丹节孤高,终守柏舟之誓。”
“丹节”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红色的符节,象征显赫权位
指古代官员持有的红色符节,常用于代表身份或权力的象征。例如北周王褒在《太傅燕文公于谨碑铭》中提到的“丹节比司隶之贵”,即用丹节类比高官显爵。
坚贞的操守
引申为品德高尚、忠诚正直的精神。如唐代陈子昂在墓志铭中描述张氏“丹节孤高”,赞颂其坚守贞洁的品格。
多用于文学或历史文献中,例如: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太傅燕文公于谨碑铭》等古籍原文。
丹节是一个汉字词语,含义丰富多样。它包含了庄严、正直、忠诚、坚定等含义。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或者表示对人的赞美。
丹节的部首是丿,它是一个上起点弯曲的撇。丹节的笔画数是5画,书写顺序是:横、竖、撇、捺、捺。
丹节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籍《尔雅·释义》中有记载:“丹,孔也”。意思是指丹是孔的意思。在古代文化中,孔是正直、忠诚的象征,因此丹节也代表着这样的品质。在繁体字中,丹节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丹节的汉字写法稍有不同。以《康熙字典》为例,丹节的古代写法为:“丼節”。節字的写法是增加了點部在“木”下方,表示一束挂在树上的带节的竹子,代表着强壮、坚韧,与丹的正直、忠诚相呼应。
1. 他是一个丹节的人,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坚持下去。
2. 她的品德高尚,丹节不渝。
3. 他忠诚正直,是丹节之世范。
组词:丹心照人、丹诚、丹忠。
近义词:忠诚、正直、忠实。
反义词:奸诈、狡诈、不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