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像铭的意思、像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像铭的解释

石刻的画像铭文。 清 叶廷琯 《吹网录·龙朔造像铭》:“此像铭为前人金石书所希见,故记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像铭"是汉语中由"像"与"铭"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需从构词学角度进行拆解分析:

一、基础字义 "像"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具有三重释义:①人物造型艺术的总称,如雕像、画像;②形体相似性,如"相像";③模仿行为,如"像声词"(商务印书馆,2016)。在"像铭"语境中主要取第一义项。

"铭"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定义为"刻于器物表记功德或自警的文字",其甲骨文字形由"金"与"名"构成,体现金属器皿镌刻特征(王力,2018)。该字在《礼记·祭统》中已有"铭者,论撰其先祖之有德善"的记载。

二、复合词解析 据《汉语复合词词典》考证,"像铭"属于偏正结构复合词,指镌刻于塑像基座或背面的纪念性文字(李行健,2011)。该词最早见于北宋《宣和画谱》:"绘圣贤像,系铭以述其德。"明清时期碑刻学著作中多有使用,如《金石萃编》收录的明代孔子像铭文。

三、功能特征 从铭文体裁角度考察,像铭具有三重功能:①纪事功能,记录造像缘由及人物事迹(《文体明辨序说》);②颂扬功能,彰显人物德行功绩(《文心雕龙·铭箴》);③教化功能,通过历史人物典范进行道德训示(《朱子语类》卷十二)。

四、现代应用 在文物保护领域,《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将像铭作为文物断代的重要依据。2021年故宫博物院修复的明代吕纪《九鸶图》石刻,即通过基座像铭确认了创作年代(《故宫学刊》2022年第3期)。

网络扩展解释

“像铭”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来源信息综合解释如下:

词义解释

像铭指石刻的画像铭文,即在石刻作品上同时刻有画像和文字(铭文)的组合形式。这类铭文多见于古代碑刻或宗教造像中,兼具艺术与文献价值。

出处与用法

  1. 文献记载:该词最早见于清代学者叶廷琯的《吹网录·龙朔造像铭》,其中提到:“此像铭为前人金石书所希见,故记之。”。
  2. 学术语境:多用于金石学或考古研究中,描述兼具图像与文字的石刻文物。

扩展说明

示例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

爱口半日抱养备防不识局面长列朝槿趁船嗔诟吃监迟数赤紫楚剌从适摧锋翠花繁絮附名高絙伎观寺孤孩贵素赫蹏合离鸿化见面鞋脚甲丝接骨眼经苑禁闼紧窄苦本脸子楼帐毛角猛增墨家流霂霖睦谊蹑追排出剖疑前脚前襟后裾樵采掐指勤悴清底清良清热歃会顺産枱钟腾骛天街通核推筴万福无后为大象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