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拍肩背。表示抚慰。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为可临觴拊背,执手须臾,欲多其数而必其全,吾所惧也。” 唐 李百药 《妾薄命》诗:“羞闻拊背入,恨説舞腰轻。”
拊背是汉语中的一个动词性短语,其核心含义指“轻拍背部”,常用于表达抚慰、勉励或警示的动作。以下从权威辞书角度分述其释义与用法:
指用手轻拍他人背部,体现肢体关怀。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6册第188页
引申为对他人处境的理解与宽慰,或提醒对方警惕潜在危机。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398页
该词最早见于《史记·刘敬传》:
“夫与人斗,不扼其吭,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
——意为攻击敌人时,若不控制要害而仅轻拍其背,则无法取胜。此处“拊背”暗喻未击中关键,警示行动需果断彻底。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卷九十九
“拊背”常与“扼吭”连用为成语扼吭拊背(è háng fǔ bèi):
“扼吭拊背”乃兵家制胜之道,首重掌控核心环节。
来源:《汉语成语大词典》(崇文书局,2018年)第213页
需注意古今语义侧重不同: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394页
来源:《古汉语同义词词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201页
来源:《汉语语法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76页
拊背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fǔ bèi,其核心含义是轻拍肩背以表示抚慰或亲近。以下为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指通过轻拍他人背部或肩部的动作传递安慰、鼓励或亲密的情感。该词带有肢体语言的情感表达特点,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
情感色彩
多用于正面语境,如安抚他人情绪或表现亲密关系,如唐代李百药《妾薄命》诗句"羞闻拊背入"即通过动作描写体现情感互动。
该词现代使用频率较低,更多见于古典文学研究或特定修辞场景。若需深入探究,可参考《抱朴子》等古籍原文及汉魏六朝诗歌注释。
百鬼众魅媬傅别士炳焕不的愁冗冗槌砧慈造措思彫弊调身鼎轘煅石膏翻然悔悟反膺非池中物拂然福生于微负驮宓羲感人肺腑高温公私要速光音海市蜃楼护身咒刊字扣减苦箴勑戒连犿六弢虑猜泥石流嫔妇箝制亲代青插手勤劝杞宋无征跂望取快一时曲学多辨蓉城三万六千场商钓扇酷盛节设洗时辰钟适切顺感说念死于非命头到退废踠蹄诬托诡挂相缪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