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书·冯唐传》:“ 唐 以孝著,为郎中署长,事 文帝 。帝輦过,问 唐 曰:‘父老何自为郎?’”后因称年老做官为“白首郎”。 唐 杜甫 《元日示宗武》诗:“训諭青衿子,名惭白首郎。” 宋 苏轼 《次韵赵令铄》:“ 东坡 已报六年穰,惆悵红尘白首郎。”
“白首郎”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词语,其含义与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析:
该词最早见于《汉书·冯唐传》,指年老仍担任官职的人。冯唐因孝行被举荐为郎中署长,汉文帝见其白发苍苍仍为郎官,问:“父老何自为郎?”(您为何年纪这么大还在做郎官?)后遂以“白首郎”代指老年任职者。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引申为“为理想奋斗不息”的象征,但此解释更偏向文学化扩展,与原始典故的关联较弱。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侧重。
多用于历史讨论或诗词赏析中,形容官员暮年任职的现象,或借喻坚守职责、老而弥坚的精神。
注:若需进一步探究冯唐生平或相关诗词背景,可参考《汉书》及杜甫、苏轼作品集。
《白首郎》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拆分它的部首和笔画,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白首郎》是由《红楼梦》中的一个角色,尤其是贾政的别称。贾政在红楼梦中是贾代善和贾代儒之父,因此他被尊称为“白首郎”,意味着他是家族的长者和代表。
在繁体中,词语“白首郎”用“白首郎”来表达。这种用法和简体中的写法相同,只是在字形上稍有差异。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对于《白首郎》这个词,古代的汉字写法为“白首郞”。
他一生为人正直,深受周围人尊敬,因此他被称为“白首郎”。
白首郎的组词举例:白头偕老、证笔成章、爱家如命
近义词:老家伙、长者、长辈
反义词:青年、少年、小辈
【别人正在浏览】